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学校传染病高发?这些防控知识你需要知道
2024-05-15 11:46:19
作者:梁敏玲
作者单位:南海区大沥初级中学医务室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预防传染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患病率,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下面这些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知识,一起学起来吧。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土壤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易感者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

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和防控策略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学校环境中容易传播。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因此防控流感在学校中尤为重要。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症状高热、乏力、头痛、打喷嚏和咳嗽等,患者的传染性在发病后的1~7天内最强,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这些症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至关重要。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在学校中,学生们密集聚集在教室、食堂等地方,容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此外,学生之间的接触也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比如分享餐具、玩具等。为了有效防控流感在学校中的传播,学校可以通过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教育他们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定期通风换气,保持教室、食堂等场所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对学校的公共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2.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学校中的传染病给师生健康带来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对减少病例传播至关重要。甲型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的密切接触容易导致病毒传播。为了有效防控甲型流感,教师和学生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其他人之后。在甲流高发期,师生可以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学校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教室、食堂等场所的清洁。学校可以组织师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发现有流感症状的师生应及时就医并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3.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出现全身性斑疹、丘疹的症状,水痘病毒可通过飞沫、疱液或疱液污染。中小学等集体场所和冬春季节是水痘的高发场所和时间。因此,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来减少水痘的传播。学校应该加强对水痘的健康教育,让师生了解水痘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提醒师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等措施来预防水痘的传播。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水痘疫情的爆发并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现有水痘病例,学校应该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水痘疫苗接种活动,提高师生的免疫力,减少水痘的发生。疫苗接种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水痘的传播率和发病率。

4.流行性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除主要侵犯腮腺、颌下腺等腺体外,还常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胰腺等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主要症状通常在感染后数天内出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流行性胰腺炎是一种在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在寄宿制学校或集体生活环境下更容易传播为了有效防控流行性胰腺炎的传播,学校可以组织卫生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流行性胰腺炎的预防知识,教导他们正确洗手、饮食卫生等基本卫生习惯。应定期对食堂、宿舍、教室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流行性胰腺炎症状,学校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同学。学校可以设置洗手液、洗手间等设施,提倡学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冬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传染病就不能传播,主要预防措施有:预防接种、科学穿衣、开窗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坚持锻炼、平衡营养、保证睡眠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能有效阻断传播途径,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