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鼻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2024-05-15 14:42:08
作者:郑沅泉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流鼻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而这种症状的出现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鼻-鼻窦的外伤,炎症或者肿瘤等引起,也可能是因全身性疾病例如患有血液病或是缺乏维生素等情况引起。对于不同的原因,处理方式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讲鼻子出血的常见原因和基本处理方法。

鼻子出血的原因

鼻-鼻窦疾病

创伤或医源性外伤

外伤是导致鼻子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鼻子遭受撞击或损伤时,鼻黏膜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出血。这种情况通常会伴随着疼痛和肿胀,需及时处理。在遭受外伤后,应立即用冰袋敷在鼻子上,同时保持头部直立,以减少出血量。如果出血持续不止或者出现严重的鼻塞、头晕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炎症

鼻腔内的黏膜受到感染或者刺激时,可能会引起鼻子出血。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都可能导致鼻子出血。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洁鼻腔等方法进行预防。

鼻中隔病变

这也是造成鼻子出血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

肿瘤

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发生在鼻腔或上颌窦。鼻腔血管瘤主要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种类型。毛细血管瘤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瘤体内的血管非常丰富。海绵状血管瘤则好发于鼻腔侧壁,它在黏膜下浸润性生长,因此可能破坏邻近组织,导致严重的鼻出血。鼻咽纤维血管瘤。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年,好发部位在鼻咽顶部。患者常表现为一侧进行性鼻阻塞,反复出现大量鼻出血。检查时,可在鼻腔后部和鼻咽顶部触及紫红色光滑、质硬、不活动的肿物。鼻咽癌。鼻咽癌通常在擤鼻或强吸气后出现鼻涕带血,同时也可能在口咽部把血咯出,即出现所谓的“回吸性血痰”。检查鼻咽部时,可以观察到鼻咽顶部和侧壁出现局限性溃疡或菜花状病变,特别是在咽隐窝处。

全身性疾病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多因高热、血管发生中毒性损害,鼻黏膜充血、肿胀及干燥,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础。静脉压增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颈部或纵隔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可致上腔静脉高压,这些患者的鼻腔及鼻咽静脉常怒张淤血。

血液病

血液的自身抗凝作用过强:如抗凝剂使用不当、血循环中存在抗纤维蛋白原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或加快,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此外,白血病也会引发鼻出血。

营养障碍或缺乏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受到损伤。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轻微刺激也可能导致鼻子出血。缺乏维生素K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使得出血时间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小小的伤口也可能导致鼻出血。

肾病等慢性疾病或风湿病

尿毒症除引起鼻出血,贫血,还会累及全身各系统,引起相应症状,累及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降低、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一般风湿热本身是不会导致出现流鼻血的,但是风湿热的患者通常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故不排除感染,导致局部黏膜损伤出现的鼻出血

中毒

中毒会引起鼻出血,主要是因为身体抵抗力下降,毒性物质进入体内,导致组织器官受损,也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引起鼻出血。

遗传性出血性cap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病,最常见的是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自发性反复鼻出血。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使得鼻腔内的血管承受过大的压力,容易破裂出血。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使其不能有效地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从而增加鼻子出血风险。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血管壁的脆弱性增加,使得血管更易破裂,引起鼻子出血。

鼻子出血的处理方法

一般处理。坐位或头略向前倾位:这有助于减少血流量并防止血液流入食道引起呕吐。平卧位:只有在疑似休克的情况下,才采取平卧位。平卧头偏向一侧,偏向出血鼻腔的那一侧,并建议呼叫120及时到医院就诊。吐出血液:嘱咐病人将流入口中的血液吐出,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在必要时,可以给予镇静剂,如安定或异丙嗪等。

止血方法主要针对鼻出血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指压法: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易出血区,且一般出血量较少。可以病人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孔压向鼻中隔10~15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鼻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情况。填塞止血法:如果指压法效果不佳,可以将纱布或棉球揉成细长条,填塞到出血侧的鼻腔中,进行压迫止血。对于自行止血效果不佳,或出血量过多且无法控制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对于反复出现的鼻出血,或者鼻出血伴随其他身体不适也建议及时就医。

鼻子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但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困扰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了解鼻子出血的常见原因,并在必要时做好针对性处理,保证自身健康。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