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胰腺炎:认识风险,及时防范
2024-05-15 14:50:32
作者:马小雨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人民医院

急性胰腺炎,一种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了解这一疾病,知道如何防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胰液对于食物的消化,尤其是对脂肪的消化至关重要。当某些因素导致胰液排出受阻或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时,胰腺组织会发生自我消化,从而引起炎症。

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因素

1.胆道疾病:胆道结石、炎症或寄生虫等可能导致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阻塞,使得胆汁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从而引发胰腺炎。

2.酒精:长期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胰腺,同时刺激胰液的过度分泌,容易引发胰腺炎。

3.代谢障碍:如高脂血症和高钙血症,也可能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4.十二指肠降段疾病:如球后穿透性溃疡、邻近十二指肠乳头的憩室炎等,都可能影响到胰液的正常排出,进而引发炎症。

5.手术与创伤:某些腹部手术、钝器伤、穿通伤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炎。

6.药物: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等,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胰腺炎的风险。

7.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诱发胰腺炎。

8.过度进食: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可能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导致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腹痛:多位于左上腹,可向左肩及左腰背部放射,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的刀割样疼痛。

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会出现此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混有胆汁。

3.发热:多数为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如果发热不退或逐日升高,应警惕继发感染的可能。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此症状,表现为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腹胀、肠鸣音减少甚至消失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急性胰腺炎通常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在治疗方面,轻度的急性胰腺炎通常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对于重症胰腺炎,可能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避免或减少其风险因素:

1.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2.限制酒精摄入:长期大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适量饮酒或避免饮酒。

3.积极治疗胆道疾病: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因此应积极治疗胆道结石、炎症等疾病。

4.避免药物滥用:某些药物可能增加胰腺炎的风险,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诱发胰腺炎的疾病。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可能给人们带来严重健康威胁的疾病。通过了解其风险因素、识别其症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同时,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胰腺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