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碘131治疗甲亢的那些事
2024-05-17 16:24:00
作者:梁秀美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

在这飞速运转的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重重压力,随之甲亢的发病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主要是甲状腺腺体功能亢进,生成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并释放入血,导致机体以高代谢和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甲亢常用的方法有三种: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核素碘131治疗。核素碘131治疗甲亢已有70多年的历史,疗效显著,是成年人甲亢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碘131怎么治疗甲亢?

我们的甲状腺喜欢收集体内摄入的碘,患者口服碘131后,就会汇集到甲状腺中,碘131在衰变的过程中释放出β射线,131碘汇集到甲状腺,β射线的强度到一定程度就可破坏机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就像一场不流血的手术,使肿大的甲状腺缩小,过度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以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哪些情况适合碘131治疗? 

1.弥漫性甲状腺肿年龄在25岁以上者。

2.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复发者。

3.对甲状腺药有过敏反应,不能继续服用,或长期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 

4.合并心脏、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

哪些情况下不适合碘131治疗?

1.妊娠、哺乳期妇女(131碘可进入胎盘和乳汁)。

2.20岁以下的人。

3.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

4.白细胞在3×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

5.重症浸润性突眼症。

6.甲状腺危象。

甲亢服碘-131前应做哪些准备?

1.治疗前3~4周:甲亢患者需停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状腺素片)停药后你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疲乏无力、体重增加、易困倦、便秘、肌肉疼痛、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这些状态只是暂时的,可能会持续几周时间。

2.服碘-131治疗前2~4周应避免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或药物(海带、紫菜、西地碘片、胺碘酮等)。

3.碘-131治疗前病情严重,心率明显增快,血清T3、T4明显升高者,宜先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及普萘洛乐或比索洛尔等治疗,治疗前停用ATD至少一天。

4.必须检查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及甲状腺显像,用于计算碘-131治疗剂量。

5.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主要脏器功能。

甲亢碘-131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必须空腹服药,服药后2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响碘的吸收。不可随地吐痰,多喝水,勤排尿。

2.碘-131治疗后不宜任意使用碘剂和抗甲状腺药物,忌食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腌制食品及喉片、胺碘酮等药物,少食刺激辛辣食物如辣椒、姜、蒜,以及热性食物如煎炸物、狗肉等,以及戒烟禁酒,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4.碘-131治疗后应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预防感染。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适量补充钙、磷等。

5.碘-131治疗两周内可能出现颈前部胀痛,为放射性甲状腺炎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应避免揉搓、挤压甲状腺。

6.患者服碘-131治疗后体内残存的放射性很低,但由于服用的总剂量较大,出院后还是要尽量避免和家人近距离接触。在一个月内尽量独处,减少和家里人接触,如果避免不了接触的话,保持一米以外的距离,辐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如果家里有小孩,尽量不要跟他们住在一起,小孩的甲状腺对射线比较敏感;碘131主要经过排泄物排出体外,所以上完厕所,要多冲两遍水,保证这些含有放射性成分的尿液、粪便都被冲干净;还有非常少量的碘131会随汗液排出,所以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服;尽量避免去公众场所。

7.碘-131 治疗一年(至少半年)内应采取避孕、避育措施。

8.出院后第一次复查一般在4~6周左右,主要是血液学检查,之后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每3~6个月复查一次,动态评估是否痊愈,是否需要再次碘-131治疗,请遵医嘱定期复查。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