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急性脑梗死属于比较多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尤其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如果未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一旦发现急性脑梗死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积极的救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及时给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做好心电监测,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具体来说,急性脑梗死的规范救治要点都有哪些呢?急性期和恢复期又有哪些治疗的原则呢?下面就这些问题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急性脑梗死的规范救治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出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意识障碍,还有不少患者出现四肢瘫痪,对此需要及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由于误吸而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
2.及时帮助调整体位。很多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短时间之内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比如可以侧卧位,也可以使用半卧位,防止患者缺氧以及缺血症状的不断加重。
3.吸氧治疗。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对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比如可以应用面罩吸氧,也可以应用鼻导管吸氧,有助于更好的缓解病情,为后续规范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4.控制血压。有的患者在急性脑梗死之后血压快速升高,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降压药进行临时降压常见的降压药主要有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替米沙坦胶囊等,具体可咨询医生的意见,及时控制患者的血压,防止血压升高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病症。
5.做好心电监测。不少患者在急性脑梗死之后都存在心脏不舒服的现象,对此需要及时对患者展开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的现象,防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急性期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1)发病后患者需要及时卧床休息,强化日常的护理细节。(3)结合患者的患病情况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3)合理控制血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如果存在高血糖的现象可能会对脑部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及时通过药物等方法控制血糖,使血糖保持的平稳的水平,防止引发严重的后果。(4)及时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以及水分等的平衡,同时还要做好并发症的有效预防。
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也是临床上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除了尿激酶之外,还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适应症主要有:患者年龄小于75岁;发病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血压不能超过180/110mmHg;不存在意识方面的障碍;头部CT检查后并未发现脑出血的迹象;征得患者或者家属的同意。在溶栓治疗的时候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主要包括:如果发现存在出血倾向,不能应用溶栓治疗;最近三个月患者出现过心肌梗死或者脑卒中等病症,或者在最近21天之内出现过泌尿系统出血或者胃肠道出血;发病后血压超过180/110mmHg;患者存在重要器官功能方面的严重症状。
3.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常见的药物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有华法林,第二种为低分子肝素,另外一种为肝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中度或者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一般不推荐应用抗凝治疗。
4.降纤治疗:降纤治疗也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常见的药物除了安克洛酶之外,还包括降纤酶等。
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上常见的药物主要有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等。
恢复期的治疗
1.结合患者的患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展开正规的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包括身体功能训练等相关内容。
2.对脑血管疾病做好有效的二级预防,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上面针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规范救治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对于急性脑梗死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患者需要积极展开有效的治疗,心理压力不能过大,积极配合临床的治疗,通过锻炼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