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HFNC的结构
HFNC设备由空气氧气(空氧)混合器装置、主动加温装置、加热导丝单回路管路和鼻导管组成,通过专用的连接管亦可用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
二、HFNC的优势
1、可控性精准给氧。HFNC 可提供高达60~75 L/min 的气体流量,即使呼吸窘迫的患者亦可最大限度避免吸气时空气的混入,从而保证精确的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需要注意的是,张口呼吸会降低HFNC实际FiO2。
2、充分加温湿化,防止黏膜干燥。HFNC可提供最高37℃及绝对湿度44 mg H2O/L(相对湿度 100%)的加温湿化能力。通过充分加温湿化以增加黏膜湿度,促进分泌物清除,避免上皮损伤,保护黏膜及纤毛功能,改善患者舒适性。
3、减少解剖死腔。HFNC 高流量气体持续冲刷鼻咽部解剖死腔,减少呼出气体再吸入,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从而提高呼吸效率,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降低呼吸频率。
4、产生一定的气道正压。HFNC治疗时,鼻咽部及气道对高流量气体的阻力,形成了一定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且与气体流量呈正相关。
5、降低呼吸功。HFNC可减轻吸气肌肉的负担,从而减少吸气努力。研究表明与COT相比,HFNC可使食管压力波动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降低。HFNC还可以通过改善动态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来减少吸气努力。
6、改善气体分布。HFNC 可以通过减少吸气努力,复张塌陷的肺泡来缓解患者自主呼吸诱导的肺损伤。
三、HFNC的临床应用
1、对于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推荐使用HFNC替代COT以降低气管插管率和呼吸支持升级需求。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HFNC能够替代NIV,对于已经接受NIV的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若对NIV不耐受,可在密切监测下尝试 HFNC 治疗。
2、对于COPD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pH>7.25)的患者,HFNC可作为初始呼吸支持的选择之一。对于不耐受NIV的COPD合并中度高碳酸血症(7.25<pH<7.35))的患者,建议使用 HFNC治疗。对于 pH<7.25的高碳酸血症患者,不建议使用HFNC治疗。
3、对于机械通气插管超过24 h且具有拔管后呼吸衰竭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在拔管后使用 HFNC替代COT。对于临床通常在机械通气拔管后序贯进行NIV的患者,建议继续使用NIV; 若对NIV不耐受建议使用 HFNC。
4、对于接受心脏或胸腔手术的高风险和(或)肥胖患者,推荐术后立即使用HFNC替代COT,以减少再插管和呼吸支持升级需求。腹部手术后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HFNC。
5、对于Ⅰ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推荐HFNC气体流量初始设置为40~60 L/min,初始 FiO2 为 100%,初始温度设置为37℃,并根据患者呼吸频率、SPO2及舒适度等进行动态调节。
6、对于Ⅱ型呼吸衰竭的急诊患者,推荐HFNC气体流量初始设置为50~60 L/min,初始 FiO2 以SPO2 88%~92%为目标设定,初始温度设置为37℃,并根据患者呼吸频率、SPO2、血气分析及舒适度等进行动态调节。
7、在HFNC撤离过程中,建议先降低FiO2,后降低气体流量,当气体流量降低到15 L/min 时停用HFNC,改为COT。
8、在HFNC开始的1~2 h内应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任何一个失败预测指标(呼吸频率>35次 /min,SPO2 ≤ 88%等应及时进行呼吸支持升级。
四、使用HFNC的注意事项
1、体位:使用前应告知患者治疗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建议治疗时采取半卧位。
2、鼻塞型号:HFNC的专用鼻塞具有透水不透气的特点,鼻塞根据孔径有大中小型号之分,建议选择小于鼻孔内径50%的最大型号鼻塞。
3、固定:HFNC的加热导丝单回路管路近鼻塞端可使用专用夹子固定在患者衣服或被子等处,以避免患者体位改变时鼻塞的牵拉移位,专用鼻塞使用可调节的弹性固定带固定,使鼻塞妥善固定在位。固定带松紧应适度,过紧易压迫损伤皮肤,过松易导致鼻塞移位影响疗效。
4、闭口呼吸:张口呼吸会导致气道内正压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应嘱患者尽量闭口呼吸。
5、HFNC不良反应:HFNC治疗耐受性和舒适性较好,临床不耐受少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气流过冲、黏膜干燥、耳鸣等不适,可根据患者耐受性调节温度、气体流量等设置。
6、冷凝水处理:HFNC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少量冷凝水积聚在管路中,应注意及时处理。同时患者鼻塞位置高度应保持高于机器和管路水平,以防止误吸。
7、使用后处理:HFNC 撤离后应对HFNC 装置进行终末消毒,独立型机器使用自带的消毒回路进行仪器内部消毒。HFNC管路、鼻导管及湿化罐为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垃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