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眼睛干涩?可能是干眼症哦!
2024-05-08 15:10:46
作者:黄华
作者单位:南宁市横州爱尔眼科医院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眼睛突然变得干涩,像是有无数小沙子在里面磨蹭,眨眨眼也缓解不了?或者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后,感觉眼睛累得快要罢工了?哈哈,别着急,别着急,你可能只是遭遇了传说中的“干眼症”。听起来有点可怕,其实没那么严重。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干眼症的世界,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一、干眼症的症状与表现

首先,我们来聊聊干眼症的那些“小动作”。最明显的,就是眼睛干涩。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的眼睛正在经历一场“沙漠风暴”,水分被无情地夺走,留下的是无尽的干燥和不适。而且,这种干涩感可不是一时的,它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让你觉得眼睛都快成了“旱鸭子”。

除了干涩,干眼症还可能带来视力模糊的问题。想象一下,你正在看电影,突然画面变得模糊不清,就像是有人在你眼前放了一块磨砂玻璃。这其实就是干眼症导致角膜表面不平整,从而影响了你的视力。

当然,眼睛疲劳也是干眼症的常见表现。尤其是现在,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手机、电脑这些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自然会感到累。而干眼症患者,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干眼症还可能让眼睛变得红红的,就像是刚哭过一样。这其实是因为干眼症导致眼部血管扩张,让眼睛看起来红红的。

二、干眼症的原因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如空调房、沙漠地带或高海拔地区,都可能导致泪液蒸发过快,进而引发干眼症。此外,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也会因为眨眼次数减少,导致泪液分泌不足,从而加重干眼症状。

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泪腺功能会逐渐下降,泪液分泌量减少,这也是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干眼症的原因之一。

3.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如沙眼、睑缘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可能影响泪液的正常分泌或破坏泪膜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4.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泪腺的正常功能,导致干眼症。

5.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以及治疗高血压、痤疮等的药物,可能抑制泪液分泌或改变泪液成分,进而引发干眼症。

6.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影响泪腺的正常功能。此外,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眼部化妆也可能对眼部造成刺激,增加干眼症的风险。

三、干眼症的诊断与治疗

那么,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患上了干眼症呢?这就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了。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比如观察你的眼睛、测试泪液分泌量等,来确定你是否患上了干眼症。

一旦确诊,我们就要开始治疗了。若你的睑板腺功能正常,医生则会给你开一些人工泪液。这些人工泪液就像是给眼睛“喝水”一样,能够补充眼部的水分,缓解干涩的症状。若是你的泪腺功能异常,泪液分泌不足,则会给你开一些促进泪液分泌的眼药水(如环孢素滴眼液),让你的泪液分泌恢复正常。医生还会根据你眼部炎症反应情况,给你开一些抗炎药物(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这些药物能够减轻眼部的炎症,让你的眼睛更加舒适。医生还会根据你干眼的类型及严重程度给与热敷、冷敷、眼部熏蒸、眼部除螨、睑板腺按摩及强脉冲光治疗,更加全面有效呵护你的眼部健康。

当然,治疗干眼症我们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减少长时间用眼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眼睛;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适宜,避免让眼睛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保护眼睛的健康。

四、预防干眼症的措施

其实,预防干眼症比治疗更加重要。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眼睛受到折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干眼症呢?首先,保持眼部卫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定期清洁眼部,避免眼部感染。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细菌进入眼睛引发炎症。

其次,我们要合理用眼。遵循“20-20-20”原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用眼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休息20秒。这样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此外,饮食调理也是预防干眼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多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眼睛的健康。

最后,定期检查眼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定期去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干眼症的发生,还可以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五、结语

关于干眼症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干眼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记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哦!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干眼症的问题或者疑虑,记得及时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让我们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心灵之窗”,让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