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意外在所难免,颅脑损伤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它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症状与危害,疾病需要治疗,更需要护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颅脑损伤后的正确护理措施,来进一步守护我们的大脑健康。
简述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头皮,颅骨或者脑部组织受到损伤的一种病症。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1.外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2.运动意外:在进行某些运动时发生的意外碰撞。3.跌倒: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因跌倒而导致颅脑损伤。4.爆炸伤:如遭遇爆炸事故。
颅脑损伤的种类
1.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等。
2.颅骨损伤:包括颅盖骨线性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等。
3.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散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
颅脑损伤的常见症状
绝大多数病人受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障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头痛及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还可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等,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伴瞳孔改变,常表明脑干损伤。老年人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症状发展较快。重型颅脑损伤常常可以引起代谢紊乱,昏迷,脑源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
颅脑损伤可能带来的危害
1.认知和智力障碍:影响记忆,思维,理解等能力。
2.运动功能受损:导致肢体瘫痪,行动不便。
3.语言障碍:出现失语,言语不清等问题。
4.情感和人格改变:情绪不稳定,性格改变等。
5.癫痫发作:增加癫痫的风险。
6.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可能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照顾。
颅脑损伤的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等。
2.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误吸。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吸痰,并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3.头部抬高:采取斜坡卧位,保持床头抬高约30°,促进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预防角膜炎。
5.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6.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避免压疮发生。
7.尿管护理:保持尿管通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8.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供给。
9.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
10.安全护理:防止患者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
11.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
颅脑损伤护理的意义
1.促进恢复:精心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促进受损脑组织的修复。
2.预防并发症: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护患者健康。
3.维持功能:通过护理措施保持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5.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变化,保障患者安全。
6.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和鼓励,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7.提高治疗效果:与医疗措施良好配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预防颅脑损伤,首先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在进行高危活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剧烈碰撞,不进行危险的冒险活动。平时保持家居环境整洁,避免滑倒,摔倒等意外发生。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一旦发生颅脑损伤,也要积极配合治疗,做到正确护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