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Hemorrhoids),或者称痔,是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其中外痔最易常见,主要表现是肛门不适、持续潮湿不洁,有时瘙痒,痔赘外露。如果伴有炎症,则肛周疼痛明显。有时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疼痛的肿块,称为“血栓痔”或“凝血痔”,这类痔极易出血,且伴有剧痛。如果以前诊断过痔疮,往往对大便带血会忽视,甚至无视,以至于不愿就医。但大便带血也是大肠癌典型表现,40岁以上人群如有出血伴大便性状改变,则建议及时就医。
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不洁饮食、吸烟等有关。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大肠癌引起的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与大便相混,粪便中往往带有脓血粘液,有特殊臭味,系肿瘤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后的渗血,病情发展时身体消瘦,大便次数增多与便秘交替出现,同时伴随大便性状的改变。
2.哪些检查有助于便血的诊断?
检查方法有很多,要根据血便的颜色、便血量,以及其他伴随症状来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
比如大便常规检查,包括隐血试验、结直肠镜检查、胃镜检查等,找不到出血点,可以做血管造影,看看到底是哪里出的血。医生会逐一进行排查,先排除肛周,再排除直肠,再排除结直肠,上消化道的疾病,为了排除其他疾病,有时候需要做肝胆脾的B超检查,盆腔CT、磁共振检查等,看看胃肠外有没有病变。排除完之后,才能做出最后的诊断,我们只需配合医生检查就可以了。
3.那么大肠癌和痔疮有怎样的区别呢?
①首先是年龄。
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大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因为大肠癌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大部分是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会发生!
其次是便中的血液特点。
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大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的颜色要深一点!
②大便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比如大便次数或者是便意增多,
大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很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由于直肠肿块及其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③看大便性状是否改变
比如大便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可出现大便变稀、经常不成形,大便越来越细,大便带血和黏液等情况
④其次您是否腹部隐隐作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腹部可能有位置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 伴有明显的肠鸣音等等,还有就是是否便秘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腹部摸到包块。
⑤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胃肠道除了问题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病人如果说对自己的观察比较仔细的话,比如说我们说有一些大便的带血啊,大便习惯的改变等等,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等大肠癌危险信号,都应及早排查原因,如果你能早期抓住这些蛛丝马迹,你去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找医生就诊看的话,我想你可能发现早期肠道疾病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
4.大肠癌的治疗
对于确诊结直肠肿瘤的病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切除,目前医疗技术进步,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普及,结直肠外科的微创手术已经普遍开展,大量的患者涌中获益,手术变得更加微创化,痛苦小,恢复快。
4.那么我们的饮食应注意哪些
一、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二、少食用辛辣饮食及硝酸盐类食物。
三、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
最后坚持适度运动:我们需要适度的坚持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多运动、多走动,可以保持机体健康。放弃不良嗜好:尽量戒烟、限制酗酒量,这有助于降低患肠癌的风险。全面定期体检:建议可以定期体检,防癌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肠癌高发人群,定期面对肠癌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