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常规检查?此项检查有何临床意义呢?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也是医生用来诊断患者病情最为常见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血液与各组织器官密切有关,其流经全身各部位,能将机体连为统一整体,并能将养分、氧气输送使机体,使各项生理活动能得以保障。而人在出现局部或全身病变后血液成分质量、数量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因此说血常规检查能体现出人体健康状态的变化。
血常规可被用在疾病筛选中,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早期迹象,比如说评估患者是否有贫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的情况,亦或是用在血液疾病辅助诊断中,比如说高血糖、白血病。血常规还可动态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为医生调整原有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意义
(1)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一般应用在确定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指标中,健康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4—5.7)×1012/L,健康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值范围为(3.8—5.1)×1012/L,儿童正常值范围为(4.0—5.2)×1012/L。若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计数增加,往往提升患者出现了烧伤、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真性经细胞增多症,同时高血压患者、高原居住及剧烈运动也可能会造成红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计数降低一般提示患者可能有贫血、白血病、重症寄生虫病或者是妊娠。
(2)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着储存氧气的作用,一般血常规有测血红蛋白含量的目的是为了排床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标准值为120~160g/L,健康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标准值为110~150g/L,若低于标准则提示被检测者出现了贫血的症状,若高于标准,则提示患者血液浓缩或是出现了血红蛋白增高症。
(3)红细胞分布宽度。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出红细胞大小变异程度,红细胞分布宽度一般情况下在14.5%以下,若血常规检查结果偏高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或铁粒幼细胞贫血。
(4)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每升血液含白细胞数量,正常成年人白细胞计数正常值范围为(4—10)×109/L,儿童为(5—12)×109/L。若血常规检查中显示白细胞计数高于标准,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细菌感染并出现炎症,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恶性肿瘤、百日咳等疾病也可能造成白细胞计数增大;如白细胞基数低于标准,一般提示患者出现了感冒、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麻疹、急性粒细胞减少症,同时正在接受肿瘤化疗或服用激素药物、抗甲状腺药物也可能会造成白细胞计数减少。
(5)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技术包括以下内容: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约0%—1%,若出现增多情况一般提示患者出现了霍奇金病亦或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占比在0.5%—5%,若血常规检验报告显示增多则提示患者有血液病、过敏性疾病亦或是寄生虫,减少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也会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正常占比在20%—40%,若血常规检查报告中这一指标增多,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百日咳、风疹、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减少则提示患者存在免疫缺陷病,亦或是处于谈传染病急性期;单核细胞正常占比在3%—8%,若血常规报告显示增多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单核细胞白血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
(6)血小板计数。健康人群血小板参考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最主要的功能便是止血,若血小板减少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粘膜出血,抑或是月经增多的情况,同时也可能是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类贫血及获得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则提示患者可能伴随有肿瘤、血液性疾病。
常规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
大家需要对了解血常规检查的作用,从而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可以读懂检查报告单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