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科术后康复训练要点
2024-05-24 08:57:14
作者:覃倩 
作者单位:成都八一骨科医院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骨科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做过骨科手术后,虽然术后疼痛减轻了,但是活动能力却大不如前。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来帮助我们尽快恢复。

为什么需要康复训练?

骨科手术往往是因为骨折、关节置换等原因进行的。手术虽然治疗了病因,但是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肢会被石膏固定或者使用助行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下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就可能出现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术后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尽快恢复肌力和活动能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拾健康的生活。

康复训练的要点是什么?

骨科术后康复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关节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通过被动活动或主动活动来恢复关节活动度非常重要。常见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踝关节活动、腕关节转动、膝关节弯曲伸展等。物理治疗师会指导患者做一些温和的伸展运动和摆动运动,逐步增加活动幅度,防止关节僵硬。被动活动则需要治疗师的协助,帮助患者完成更大范围的关节运动。及时恢复关节活动度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为后续的功能锻炼打下基础。

2.肌力训练。骨科手术后,患肢周围的肌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因此需要通过阻力训练来重建肌肉力量。在术后早期,治疗师会指导患者做一些无阻力或低阻力的运动,如夹胯运动、臀部收缩等,激活和维持肌肉的收缩能力。随着恢复进展,可以使用阻力带、哑铃、壶铃等器械,进行渐进式阻力训练,促进肌肉生长。强劲有力的肌肉不仅能为关节提供稳定支撑,还能增强日常活动能力,是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

3.平衡和协调训练。骨科手术往往会影响人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来重建这些能力。常见的平衡训练有单脚站立、走直线、使用平衡板等。协调性训练则侧重于训练躯干控制能力和肢体协调性,如做一些需要上下肢协调的动作。良好的平衡和协调不仅能预防跌倒,还能使患者在日后的行走、活动中更加稳定自如。这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有助于降低再次受伤的风险。

4.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旨在帮助患者尽快重新适应正常活动。常见的功能训练包括上下楼梯、穿脱衣服、提重物、从椅子上站起来等。通过这些贴近实际的训练,患者能更快地重建生活自理能力,重拾独立生活的信心。功能性训练还能锻炼核心肌群、改善姿势控制,是术后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5.疼痛管理。术后疼痛在所难免,但过度疼痛会影响训练效果,延缓康复进程。因此,物理治疗师会采取多种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如冰敷、电疗、按摩等物理手段,也会结合药物等其他治疗方式。只有在疼痛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患者才能积极投入训练,发挥最佳潜能。疼痛管理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是确保训练质量的前提条件。

6.心理疏导。骨科手术不仅给身体带来创伤,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失落等负面情绪。这时,物理治疗师会通过沟通交流、鼓励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增强训练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因此,心理疏导是整个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骨科术后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专业团队的指导和患者的坚持。物理治疗师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阶段训练。主要包括运动疗法、职能训练、疼痛管理和心理辅导等,旨在恢复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正确的康复训练对于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患者需要遵从专业人员的指导,耐心坚持训练,方能最终重拾健康,重新拥抱美好生活。康复之路虽艰辛,但只要坚持下去,终能战胜疾病的阴霾,重现精彩人生。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