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无痛分娩,尽享“醉”美人生
2024-05-24 09:09:39
作者:陈富强
作者单位:大新县人民医院

怀孕、分娩,这是每个女性朋友一生中都绕不开的话题,新生命的诞生也是让全家都振奋人心的事情。但在宝宝出生的过程中,母亲却经历了一场苦难,因为分娩过程会给母亲带来非常强烈的痛苦。针对于此问题,无痛分娩孕育而生,医学技术的发展也能有效解决分娩过于疼痛的问题。但说到无痛分娩,很多人仍然对其有所误解,认为无痛分娩是完全不痛的。到底什么是无痛分娩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无痛分娩?

在医学角度上,无痛分娩又被叫做分娩镇痛,具体是指通过麻醉药物使用的方式,降低母亲在分娩时受到的痛苦,让母亲能够更顺利地完成分娩。需要注意的是,无痛分娩与医学上其他无痛操作不同,无痛分娩并不是完全抑制母亲的疼痛感,而是将其疼痛感降低,处于人体可以忍受的范围。比如,正常分娩时,母亲承受的疼痛等级最高在12级左右,而在无痛分娩操作下,将母亲承受的疼痛等级降至6级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无痛分娩只能在经阴道分娩时操作,剖宫产无法使用无痛分娩技术。

为什么无痛分娩只镇痛?

在听到无痛分娩并不是完全无痛,而是镇痛时,很多人有了疑问:为什么无痛分娩只是镇痛,不能完全做到无痛呢?因为即使6级疼痛,仍然会给产妇带来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其实这是有原因的。1.无痛分娩属于一种局部麻醉操作,而完全无痛可能需要用到全身麻醉,无痛分娩是从产妇椎管内注入麻药的,不会进入到血液循环,不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而全身麻醉可能需要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药物参与到血液循环中,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2.在完成分娩后,医生通常都会鼓励产妇早与新生儿接触,能促进产妇开奶,而如果使用了全身麻醉,不但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影响到母亲与新生儿的接触。3.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是需要配合医生的,需要腹部适当用力,促进新生儿的出生,但如果完全无痛的话,证明产妇对身体局部也失去了支配能力,无法配合医生,可能会增加分娩的难度。

无痛分娩怎么操作?

在目前医学技术中,无痛分娩是采用了局部麻醉中的椎管内麻醉,不但能保障镇痛的效果,还可以避免麻醉药物对胎儿造成的不利影响。椎管内麻醉具体是指医生先根据产妇的体重,合理配比麻醉药物,再将硬膜穿刺后放入导管,把导管和自控镇痛泵连接在一起,通过自控镇痛泵向产妇身体注入麻醉药物。自控镇痛泵的使用能够使药物作用更加准确、定量,并且可以根据产妇具体需求来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使用或少量使用,影响到了麻醉效果。

无痛分娩有哪些适应症?

1.经阴道分娩。在孕晚期,医生会对产妇的身体进行评估,判断产妇是否适宜接受经阴道分娩。如果胎儿胎位正,并且产妇身体能适应经阴道分娩,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产妇的身体,再考虑使用无痛分娩;如果胎位不正或其他原因无法经阴道分娩,只能采用剖宫产,那么无法接受无痛分娩。

2.产妇自主意愿。在经阴道分娩前提下,产妇拥有无痛分娩的最高决定权,只有产妇要求使用无痛分娩才可以。比如,如果产妇拒绝无痛分娩操作,无论是家属、护士还是医生,都没有权利擅自做主使用无痛分娩,只能对产妇提出建议,最后的决定权在产妇。

3.疼痛较为剧烈。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较为剧烈,则需要使用无痛分娩操作。同时,不同人的痛域并不相同,部分产妇对疼痛较为敏感,此时需要使用无痛分娩操作。除此之外,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由于疼痛感影响需要屏气,而如果产妇自身存在肺部、心脏等系统基础疾病,无法过度屏气,则需要使用无痛分娩操作。

无痛分娩有哪些禁忌症?

1.产妇无法配合。由于无痛分娩并不是完全无痛,产妇仍然具有意识,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法配合医生,则禁止使用无痛分娩。比如,部分产妇本身存在精神基础疾病,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禁止使用无痛分娩。

2.对麻醉药过敏。在使用无痛分娩前,医生需要对产妇的身体进行一系列评估,判断产妇的身体能接受无痛分娩。如果产妇对麻醉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则应当禁止接受无痛分娩。

3.凝血功能异常。在使用无痛分娩前,医生还需要对产妇的凝血功能进行判断。比如,部分产妇由于疾病影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则应当禁止接受无痛分娩。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