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当中一种起病较急并且病情发展迅速的神经系统疾病,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由于疾病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脑血管疾病的心理疏导,接下来就让本篇文章为大家科普如何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
一、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临床当中医师往往会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心理疏导的首要位置上,并将其贯穿整个疏导的始终,需要患者也能够给予医生良好的配合以及信任。医生会在这一过程当中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仔细地倾听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不良情绪所产生的原因,通过相应的沟通技巧以及良好的互动,让患者拥有被重视的感觉,从而让患者更愿意主动的倾诉自己的需求,达到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目的。
二、纠正错误认知
由于脑血管疾病发病相对较急,并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多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多患者会出于对疾病的担忧以及预后效果的焦虑存在惶恐不安、害怕等各种心理情绪,将疾病看待的过于严重,只能够注意到疾病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这会严重的降低患者治疗的信心。因此,在实施心理疏导护理的过程当中,临床医生会更加注重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医生会通过疾病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将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诱因等详细的为患者进行讲解,配合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同时还会告知患者这些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让患者能够自觉调整这些不良情绪。医生会将临床当中各种成功治愈的案例为患者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不断地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治疗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患者家属也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以及关心,陪伴患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不断地纠正患者对于疾病所产生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康复信念。
三、调节不良情绪
在认识到了不良情绪对疾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之后,需要患者能够学会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写字、绘画、唱歌、体育运动等方式,有效地转移自身的注意力,淡化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担忧,这样能够有助于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同时家属也需要在康复护理期间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在观察到患者出现负面情绪之后,及时地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出现这些不良情绪的诱因,并加以安慰以及劝导,消除这些不良情绪,让患者能够逐渐地建立康复的信心。在生活当中家属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鼓励,陪伴患者开展各项康复治疗,这样也有助于更好地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
四、阳性强化训练
阳光强化训练指的是通过阳光强化的方式在患者恢复的过程当中针对其康复训练的各种行为进行及时的奖励,淡化或者漠视那些异常行为,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每当患者完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之后,就可以针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鼓励,例如口头赞扬、肢体语言等方式,对患者所付出的努力给予相应的认可,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逐渐地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的成就感,也是心理疏导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有助于让患者树立持续康复训练的信心。
五、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患者的家属需要在治疗期间能够与临床医护人员保持更加良好的沟通,并且详细的向医护人员阐述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医护人员也会为家属介绍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的方式以及预后情况,从而获得医患之间的良好配合。家属在日常生活当中与患者进行交谈时要注意不能将话题的重点过多地放在病情上,这样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厌烦等情绪,不利于情绪疏导的护理,因此要适当地转移话题,让患者始终充满信心以及希望,引导患者能够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支持的方式能够让患者在此期间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更有助于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使其积极地接受各种康复治疗,尽快地恢复健康。
希望在阅读了本篇文章之后能够让大家对心理疏导的护理方式有一些简单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