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受到不科学饮食、不规律作息的影响,人们常出现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加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通常是经腹腔镜切除胆囊,虽然创伤小、痛苦低、术后恢复速度快,但在失去胆囊以后,许多患者就会对未来没有胆囊的生活产生担忧。比如,大部分患者都会问医生:“没有胆囊了对我的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吗?未来生活该怎么办?”基于此,下面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聊聊胆囊术后那些事。
胆囊的功能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浓缩和排空胆汁,还可通过分泌黏液来保护胆道。胆汁的分泌来源于肝脏,在空腹状态下,胆汁会进入胆囊,并被胆囊浓缩、储存;进食时胆囊会收缩,排出胆汁,并进入到肠道中,分解脂肪,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由此可见,胆囊在消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然胆囊这么重要,哪些情况下不得不将其切除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胆囊结石。
2.出现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等。
3.存在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瓷化胆囊、胆囊壁增厚(≥3毫米)、胆囊肿瘤性息肉等胆囊癌危险因素。
4.合并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糖尿病等。
5.胆囊畸形。
“无胆”会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在胆囊切除以后,我们可以将人体的生理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刚完成胆囊切除治疗后,手术治疗部位可能存在炎症,因此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或局部积液等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手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在经过手术恢复期后,由于人体刚失去了胆囊,也丧失了胆囊的浓缩、储存、排放功能,此时身体就需要去做出适应性的变化,就会引发消化功能障碍、排泄困难、腹泻等问题。比如,有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或半年内,如果进食油腻食物可能会增加大便次数,或者出现轻微腹泻等问题。
第三阶段:随着手术治疗时间的延长,人体对无胆的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强,机体会随着体内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做出调整,去逐渐适应没有胆囊的生活状态。比如在没有胆囊后,胆总管可能会出现轻度扩张,并具备胆管代偿功能,慢慢地机体就会完全适应无胆状态。
其实,胆囊切除术在医学界经过了多年发展,多名医学研究者经过追踪后发现胆囊切除,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而且本项手术治疗方案已经经过了多年的考验,所以治疗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不要过度担忧未来的“无胆生活”。
胆囊术后该如何护理?
1.饮食护理: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会丧失对胆汁的调节作用,此时机体就需要通过改变生理功能来适应此种变化。而在进食过程中,胆汁分泌量会增加,胆总管发生轻度扩张,虽然胆汁可促进进食消化,但恢复时间较长,消化道功能仍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饮食管理对胆囊术后康复极为重要。
建议患者们在术后的1~2个月,甚至1~2年内要保持清淡饮食,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同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尤其是油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更要避免食用,比如肥肉、烤串、油炸食品等。
常见的高脂肪食物如下:(1)薯条和薯片等油炸食品;(2)培根、香肠、西式火腿、碎牛肉、排骨等高脂肪肉类;(3)黄油、奶酪、冰淇淋、奶油,全脂牛奶等高脂乳制品;(4)比萨、棕榈油、椰子油、用猪油或黄油烹制的食物、奶油汤、调味汁、肉汁、巧克力、鸡皮等;(5)蛋黄。
那术后恢复期间建议吃些什么食物呢?
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绿色蔬菜、胡萝卜、番茄、白菜等。
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鲜橙、苹果等各类新鲜水果,原因是维生素C可将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换为胆汁酸,对疾病康复有利。
建议适当食用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山楂、乌梅、玉米须茶;也可适当进食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食物。日常烹饪建议用植物油炒菜,菜肴的烹饪方式则以炖、烩、蒸为主。
2.运动护理:运动是加速机体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康复期间,建议患者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医嘱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尽量选择轻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形式,比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就十分适合无胆人群。在运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合理地选择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在居家康复期间,不要久坐或久卧,合理的运动才能够加速机体的康复。
3.药物护理:药物是促进术后康复的必然方式,一般医生会为您开具消炎利胆的药物,比如西药消炎利胆片等;还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开具补充维生素B、C、K的药物,目的是保护您的肝脏。所以在用药方面,您要做的是按照医嘱科学服药,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不要随意停药;也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4.心理护理: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使得术后康复效果事半功倍。作为患者,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乐观豁达、情绪稳定的心态,面对疾病要谨遵医嘱,减少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不要过度焦虑,要树立康复信心对抗疾病,科学用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促使胆管代偿功能尽快恢复。
总之,面对胆囊切除术,不要“胆怯”,坚持科学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更利于您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