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揭秘强迫症:识别与应对策略
2024-05-24 11:07:49
作者:张贵亮
作者单位:岳阳市康复医院
   最近,一个名叫小明的中学生开始出现明显的焦虑和紧张。他经常担心是否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工作,这种担忧让他多次检查门窗是否上锁以及书包内的书本是否摆放得妥当。这些重复的行为让他感到十分疲惫。小明到底怎么了?我们将深入了解小明正在经历的某种心理健康问题。

一、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性障碍(OCD)是一种涉及多方面心理功能的复杂精神疾病,该症状影响人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情绪,进而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患者会不断重复某些思考或无法抑制某些行为,通常伴随着对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担忧所引发的焦虑,可能需要通过重复某些行为,例如频繁清洁或检查,暂时舒缓这些不适感。

二、强迫症有哪些特征?

1.行为表现:⑴检查行为:表现出频繁的核实行为,比如重复检查门窗是否已经关闭或电器是否已经断电,或者向他人确认是否说了什么不适当的话语或表现出了不适当的举动。

⑵整理和秩序:患者对物品的数量和放置位置有严密的规定,并坚持按照特定的方法进行排列。如果顺序被打乱,会感到极度不舒服,并且迫切地希望将其恢复原状。

⑶过度清洁:有人过度重视手部清洁,认为这种行为能有效避免疾病,但实际上这样做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并消耗大量时间。

2.心理表现:⑴强迫性思维: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理状态,让人们反复体验到某种强制性的思考模式。这些不断循环的思绪通常充满负面情绪,如焦虑和紧张,并常常对生活中普通情景的深思熟虑,怀疑自己的决策或行为,以及持续地反思相互矛盾的观点,还可能会反复回想以往的事情。这种思维的强入侵性质往往使得个体难以自拔。

⑵焦虑与恐惧:患者通常会经历深刻的焦虑和恐惧。他们的思考和行动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所控制,常伴有对事物不完美的极度憎恶和恐惧,使其担忧如果不按照这些强迫行为来执行,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这样的恐惧感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异常执着,并加剧了他们心理上的不安。

⑶自我谴责和回避: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意识到自身行为与常人有所出入而选择避开社交活动,伴随着对自身的强迫性行为感到羞愧,会加剧他们感受到的心理负担。

三、强迫症的危害

1.对学习生活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和教育非常重要。在这一阶段,部分青少年可能会展现出持续性的强迫行为或是困扰性的思绪,影响睡眠,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业成绩。

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患者往往会焦虑、紧张和抑郁,担心无法控制的行为会被社会误解或被嘲笑,这种担忧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会逐步损害他们的自尊,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3.对社交能力的影响:患有强迫症的人常常会因为行为被误解而减少与他人的交往,对其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孤立无援。

四、强迫症的应对策略

强迫症的困扰并不是无解的。了解和识别青少年的强迫症征兆,并提早介入治疗非常关键。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大多在青少年期初期首次显现,大约10%的患者会在10岁至15岁之间开始出现相关症状,由于对强迫症的了解不足及对社会偏见的担忧,许多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多年后才首次寻求医疗援助。

家庭及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务必仔细观察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发现他们有任何强迫症的倾向时,要迅速求助于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运用心理疏导、药物调整或者是物理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面对强迫症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明白这些情绪并非你可控,也并非你的责任,应当努力维持冷静和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战胜这些困难。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极为重要,包括保持规律的睡眠、平衡饮食与适当的锻炼。

借助专业的医疗资源,乐观的生活观,以及压力管理的技巧,可以逐渐减轻由强迫症引起的痛苦,更有效地面对社会的不公和挑战,帮助患者重新获得生活的欢乐和自我信心。因此,当你或你的周围人遭受这种心理困扰时,应该尽快寻求治疗,和帮助他们重建一个健康而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