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按摩与针灸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24-05-24 16:15:34
作者:段现娟
作者单位:邯郸市魏县中医医院
胃肠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病症。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常常影响其生活质量。在寻求治疗方法时,许多患者开始关注中医按摩与针灸这两种传统疗法。本文旨在科普中医按摩与针灸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疗法。

一、中医按摩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按摩原理

中医按摩,又称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胃肠疾病治疗中,按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疏通经络: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畅通则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调和脏腑:按摩能够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调节脏腑功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胃肠疾病症状。   缓解疼痛:按摩能够放松肌肉,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按摩方法 腹部按摩:患者仰卧位,医生用掌心或指腹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患者腹部,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按摩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日1-2次。   穴位按摩: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如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等,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前患者应排空膀胱,避免在饱腹状态下进行按摩。

(2)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者不适。

(3)按摩过程中要关注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按摩手法和力度。

二、针灸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原理

针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银针,以调整气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胃肠疾病治疗中,针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调和气血:针灸能够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调和气血,改善胃肠功能。   疏通经络:针灸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   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针灸能够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从而缓解胃肠疾病症状。  

针灸方法 体针疗法:根据患者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如足三里穴、天枢穴、中脘穴等,每个穴位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耳针疗法:通过在耳部特定穴位上刺入银针或压豆,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胃肠疾病症状。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  

针灸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针灸前患者应告知医师自身病情、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师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灸过程中患者要放松身体,避免过度紧张或移动身体导致针刺位置偏移。  

三、中医按摩与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优势

(1)个性化治疗:中医按摩与针灸治疗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性强。

(2)综合调理:中医按摩与针灸治疗不仅关注疾病本身的治疗,还注重整体调理和养生保健,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副作用小:与西医药物治疗相比,中医按摩与针灸治疗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

四、结语

中医按摩与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胃肠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缓解疼痛等方式,中医按摩与针灸能够显著改善胃肠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在寻求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师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