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如何帮助宝宝缓解咳嗽困扰?
2024-05-22 11:32:28
作者:邱素娟
作者单位:献县中医医院 儿科

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在季节交替或天气变化时更为常见。对于宝宝的咳嗽问题,家长们往往十分关心,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宝宝的咳嗽困扰。中医在咳嗽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帮助宝宝缓解咳嗽困扰,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中医认为,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证。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外感多是由于风寒,风热和风燥之邪,侵犯了肺脏,导致肺气不利,肺失宣肃而咳。内伤多是由于其他脏的疾病累及到肺,如脾虚生痰,湿聚成痰,上犯于肺,使肺气不利而咳。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咳嗽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如何缓解宝宝咳嗽

1.辨证施治,因病制宜。中医治疗咳嗽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宝宝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咳嗽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外感咳嗽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基本法则。例如,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中医会采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方法;内伤咳嗽,则应辨别病位、病性,随证施治。例如,对于痰盛者,按痰热、痰湿不同,治以清肺化痰、燥湿化痰。

2.药物治疗,内外兼施。中医治疗咳嗽常用的药物有中药和中成药。中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止咳、清宣肺热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麻黄、杏仁、枇杷叶等可宣肺止咳;川贝、橘红、桔梗等可化痰止咳;肺热重,加用金银花、黄芩等可清宣肺热。中成药则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如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等。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内外兼施,即内服药物与外治疗法相结合,例如,小儿推拿按摩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3.推拿按摩,辅助治疗。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咳嗽的外治法之一。通过对宝宝特定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宣肺止咳。常用的推拿按摩穴位有肺俞穴、风门穴、天突穴等。家长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按摩方法,为宝宝进行辅助治疗。

4.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认为合理的饮食调养对于缓解咳嗽症状、增强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咳嗽的宝宝,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饮食调养原则:

(1)清淡易消化:宝宝咳嗽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病情。

(2)润肺止咳:家长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百合等。这些食物可以滋润肺部、缓解咳嗽症状。

(3)营养均衡:在宝宝咳嗽期间,家长应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可以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4)多喝水: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咳嗽症状。家长应鼓励宝宝多喝水,避免脱水现象的发生。

5.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养外,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调整对于预防咳嗽复发的重要性。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室温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约60%。

(2)避免过度劳累:宝宝咳嗽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注意保暖防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宝宝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减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三、结语

中医治疗宝宝咳嗽注重辨证施治、内外兼施、饮食调养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宝宝的咳嗽症状,还能够增强体质、预防复发。当然,在使用中医治疗时家长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