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肿瘤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筛查发现,部分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获得根治,但仅有1/4~1/3的患者适合外科治疗。如果对早期肺癌不进行任何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降低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生存寿命。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逐年加重,很多老年患者虽然被筛查诊断为早期肺癌,但是由于高龄(≥7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无法耐受全身麻醉和外科手术,如何解除上述困境呢?立定定向放射治疗(SBRT)带来新的希望!
为什么立体定向放疗(SBRT)能够精准治疗早期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实施原理是在CT、磁共振、PET/CT等精准影像技术的指导下实施高精度治疗,对肿瘤区域进行精确配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形”治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该治疗是一种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式,能够像凸透镜一样将放射线高度集中地聚焦在肿瘤位置,将肿瘤彻底摧毁,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相较于胸外科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高剂量杀灭肿瘤的同时降低周围器官受到的放射线照射,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是无法接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如何?
20世纪末,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逐渐受到关注。2006年,研究首次报道立体定向放疗对Ⅰ期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为80%,总生存率为84%。此后,通过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进一步得到验证。对于高龄老年人、合并严重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肺功能严重受损的人群,立体定向放疗是早期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效果甚至超越外科手术。2023年,美国张玉姣教授团队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报道,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长期生存率超越外科手术。另外,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治疗手段,患者只需要平躺在加速器治疗床上接受短短几分钟的照射即可轻松完成,特别适合老年高龄和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立体定向放疗作为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老年体弱患者是否安全?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放疗设备能够精准的将放射线聚集在肿瘤位置,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接受的放射剂量急速跌落,因此避免放疗副反应的发生。治疗实施时,利用影像系统和呼吸控制设备最大限度地保证正常肺组织、食管、脊髓和胸壁软组织避免照射,因此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贫血、疼痛等副反应。临床实践中,患者接受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的单次治疗时间和总疗程短,通常1~5次即可完成全部放疗疗程,特别适合行动不便、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人群。立体定向放疗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更突显出了“短平快”的优势,能快速缓解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减轻照顾者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精准、高效、快速杀灭早期肺癌的治疗方法,并且无创伤、无麻醉、无痛苦,为老龄老年人、伴随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带来治愈希望。现在,随着大家对放疗技术的深入了解,公众不再恐惧射线,而是利用这种精准、高效、低毒的治疗方式改善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