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超声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2024-05-28 15:32:16
作者:唐清华  
作者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当前不孕症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育龄妇女而言,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正常同居一年而未发生妊娠可诊断为不孕症。不孕症包括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原发不孕指婚后从未受孕者,继发不孕指曾有过生育或流产且一年未再孕者。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较多,其中包括输卵管因素、卵巢因素、子宫因素及其他因素等,需要尽早诊断,明确病情,及时干预。超声检查是女性不孕症诊断重要手段,需要人们了解超声检查知识。

超声在不孕症检查中的作用

女性不孕症的评估涉及全面的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等,其中超声检查具有非侵入性及实时监测等特点,可对患者身体状况全面评估,当前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不孕症检查的核心。超声在识别影响胚胎植入的不同子宫内膜及子宫因素方面存在关键作用,在接受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女性中可观察到子宫内膜呈指数增长,但是子宫内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腔内超声探头技术广泛应用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各环节中,例如卵泡监测、超声介导下穿刺取卵、观测内膜状况及超声引导选择性多胎减灭术等,不孕症患者在检查中广泛使用阴式探头超声,在探头作用下,发出超声波,在接触到身体后,会反射回信号,将其反映到显示器上,用来检查卵巢于子宫状态。在初诊后,除了月经期,几乎任何时间均可进行检查,能清楚地观察到卵泡的变化,并能检查卵泡大小、黄体形成情况以及排卵情况。

超声检查不孕症的内容

1.盆腔常规超声检查。在不孕症超声检查过程中,使用盆腔超声检查可以对子宫、卵巢、盆腔情况全面扫查,了解是否存在有影响妊娠的异常因素,例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畸形、卵巢肿物、输卵管积水等,这些妇科疾病均是不孕症危险因素,因此进行盆腔超声检查能发现患者疾病隐患,可以更好地明确病情。

2.卵巢储备功能。超声检查还可以了解卵巢储备功能,不孕症的发生与卵巢储备功能有密切关联,检查者在月经第2~4天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能明确卵巢大小、血流等情况,尤其是双侧窦卵泡数量,能评价卵巢储备功能,对于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情况良好预测,在阴道超声检查探头表面罩有无菌保护套,可以避免检查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感染,并且及时在月经期间检查也不会增加感染机会。

3.卵泡监测。对卵泡动态监测可以了解排卵过程中卵泡的情况,包括卵泡数量与大小,在不孕症患者药物治疗中,根据患者激素水平情况以及卵泡监测情况具有多方面功能,可以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判断卵泡成熟度,适时决定注射HCG时间以及采卵时间,提高采卵率,并能保证获得卵子的质量提高,进而获取到高质量的胚胎。

4.经阴道超声引导下采卵术。在阴道超声引导下可实施采卵术,实现不孕症的治疗,克服了以往助孕术治疗中需要经腹采卵的缺点,且需转变采卵方式,转变为阴道采卵,奠定了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经阴道采卵技术基础,这样一来,不仅简化了采卵手术操作,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采卵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并能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5.评估子宫内膜受容性。在移植日可以通过阴式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包括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形态等,明确子宫内膜受容性,并判断是否适宜着床,进而确定是否进行移植或胚胎冷冻储存。

6.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之一,超声技术运用在胚胎移植上可得到良好的效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胚胎移植能提高移植安全性,减少移植过程中对子宫的刺激,且能将胚胎放置在最佳内膜处,移植过程较为确切。在有关研究中表明,超声引导下进行胚胎移植可明显提高临床妊娠率。

7.临床妊娠确定。在胚胎移植后14天,血/尿HCG提示妊娠者,需要在移植后28~30天进行阴式超声检查,对妊娠部位、胎囊个数等进行判断,必要时需要在1~2周后进行复查。通过阴式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早期妊娠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流产及感染风险,对辅助生殖技术而言十分必要,能在早期发现以为妊娠,并且如果是多胎妊娠,还可以明确多胎的类型。

8.超声引导下多胎减胎术。由于多胎妊娠容易发生早产、流产及低体重儿等情况,胎儿存活率较低,且孕妇会存在较多并发症,对孕产妇及胎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减胎干预,通过超声引导可大大提升减胎技术的安全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