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多部位CT增强联合扫描的优势
2024-05-28 16:55:00
作者:马亚东
作者单位:四川泰康医院 放射科

多部位CT增强联合扫描是指把多个器官、系统的不同增强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需求的前提下,采用一次注射造影剂把多项增强检查给做完的检查方式。其优势本文通过以下几点阐述。

一、一次检查可获得多种检查的图像结果

1.例如“胸痛三联”增强检查,通过一次增强检查,可以得到肺动脉CTA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主动脉CTA检查的图像及报告。针对急诊胸痛患者通过“胸痛三联”检查,临床医生可以判断出胸痛跟患者的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动脉这类血管的疾病是否相关,判断是否会危及生命等并对应做出相应治疗。

2.老年患者本身就可能不止一处有疾病或者隐患,就循环系统而言,出现斑块的位置也不可能仅存在于某一固定脏器内。例如,临床医生通过血常规检查报告结合患者体征怀疑某老年患者血管斑块的风险比较高,然后给患者开“冠状动脉CTA加头颈部血管CTA”增强检查,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发现心脏供血动脉以及头颈部供血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范围以及该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并以此作为诊疗的依据作出诊疗方案的判断:情况尚可的进行吃药保守治疗,情况严重的进行支架植入等保障血流畅通。

3.对于急诊卒中患者,急诊科或者神经科的医生开具“头颈CTA加颅脑灌注”增强检查。通过颅脑灌注增强检查可发现急性脑梗的范围以及是否尚有可挽救的梗死脑组织(灌注影像上的缺血半暗带),再通过头颈CTA增强检查可找到堵塞血管的斑块在哪一条血管的哪一段;结合这以上信息,医生可在抢救时限内开展急诊介入手术取栓,保障卒中患者的生命健康,将卒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减少患者造影剂的使用量

CT增强需要使用造影剂注射入血管进行检查,造影剂进入人体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风险(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等),那么在条件允许达到诊断需求下少使用造影剂对患者而言是最佳的。

理论依据:

人体血液循环中血液流经各个不同器官内血管的先后时间是有差异的;造影剂注射入血管后,流经各个器官的先后时间也是有差异的。一次注射造影剂,抓取一段造影剂在不同脏器的显影不同时间点,就可以达到把不同的增强检查都做了。一句话概括:不同的增强检查之间,时间上具有兼容性,同一次注射的造影剂可以显影不同的脏器。

案例说明:

1.常规肺动脉CTA使用造影剂量(40毫升),冠状动脉CTA使用造影剂量(60毫升),主动脉CTA使用造影剂量(60毫升),如果把这三个检查都做完需要使用造影剂40+60+60=160毫升;再来看看包含上述三项检查的胸痛三联检查使用造影剂量(80ml)。采用胸痛三联联合扫描相比单独分开做肺动脉CTA、冠脉CTA、主动脉CTA增强检查节约造影剂用量为50%。

2.肺动脉CTA、冠脉CTA检查,单独分开做总的使用造影剂量为40+60=100毫升,肺动脉CTA+冠脉CTA联合扫描检查使用造影剂量为60毫升,节约造影剂量为40%。

3.冠脉CTA、头颈CTA检查,单独分开做总的使用造影剂量为60+60=100毫升,冠脉CTA+头颈CTA联合扫描检查使用造影剂量为80毫升,节约造影剂量为20%。

三、节约检查费用

首先看看单次增强扫描所使用的耗材费有:静脉注射费、留置针费、高压注射器费、造影剂费。当患者分别做肺动脉CTA、冠脉CTA、主动脉CTA检查,那么耗材费喃也会使用三次;如果能将这三次检查进行多部位CT增强联合扫描会有什么变化喃?首先静脉注射费、留置针费、高压注射器费仅一次使用;再看造影剂费用,使用造影剂量上文已经给出是80毫升,也就是只需要支付一瓶造影剂(100毫升)的费用,对患者而言节约了一部分费用。

四、给患者带来便利

1.节约患者时间:大型三甲医院中患者到放射科做检查的人满为患,像华西医院普通增强检查排队得一周,一般三甲医院普通增强排队也得两天及以上,患者在检查排队上等待的时间比较长,每次增强检查完后需要留观半小时,多部位联合增强扫描能减少患者排队和留观次数从而节约患者时间。

2.减少患者痛苦:患者做CT增强时需要打留置针,不同的CT增强检查所需要的留置针型号也不尽相同,当患者多次做增强时可能需要的留置针不同或其他原因需要多次打留置针,多期CT增强联合扫描只需要患者打一次留置针。

多部位CT增强联合扫描具有用处大、降低造影剂对人体损害、节约成本、方便患者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