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在随之改变,恶性肿瘤已然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首要死因。
化疗是目前治疗各类肿瘤常用的手段,它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肿瘤生长或杀灭肿瘤,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一些增殖快的正常细胞如骨髓细胞、毛囊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等,导致相应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过敏反应、溃疡、肝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等等。其中消化道反应较为常见,是患者化疗过程中感受最快、最直接的反应,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因此化疗后常常伴有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化疗前
饮食总体要求: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宜多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
一般指化疗开始前1~2周内。此阶段需要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增强营养,给予一定的营养支持。应遵循“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的饮食原则,维持机体营养平衡,宜选择包含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粗粮谷薯类食物,如全麦食物,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蛋类、肉类、禽类、奶制品以及少量油脂类的豆类粗粮食物。每日少量多餐,以4~5餐为宜,如患者需要加餐,以多吃蔬菜水果和蛋类食物为主。化疗前一天禁食辛辣、刺激、油腻、甜食,如:辣椒、甜面包、蛋糕等,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保持个人口腔清洁、卫生、无异味,应早晚温水刷牙,三餐前后温水漱口;尽量不要躺着进食及饮水,以减轻恶心、呕吐等发生。
化疗中
饮食总体要求: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少量优质蛋白质的清淡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
化疗用药当天可将早餐提前1小时,应进食清淡的食物,量取平时的一半,3~4小时后进行静脉化疗,此时食物已经基本消化排空,可有效减轻化疗所致的呕吐症状。化疗前2小时不建议大量进食,以避免食物囤积在胃部引起不适,化疗2小时内消化道反应较重应避免进食。晚餐可推后1小时,可避免或减轻发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食材应丰富,避免单一,患者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白细胞低可吃河蟹、黄鳝、黑鱼、牛肉、瘦肉、花生、核桃、金针菇、香菇等;血小板减少可进食木耳、花生、大枣、芝麻、荞麦等;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开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蕈、陈皮等;避免吃腌熏、烧烤、甜腻、油炸、产气的食物,避免接触不喜欢的气味。化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化疗药物代谢。
化疗后
饮食总体要求: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宜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一般指化疗用药结束后,到患者身体逐渐复原的这个阶段。随着化疗反应的缓解,给予“三高”饮食,不可盲目进补,饮食上可循序渐进,从清淡、少量开始,由半流质如粥类、面条、蒸蛋等逐渐过渡到普食,以免增加消化道负担。食物加工以炖、煮、蒸等易消化的方法为主。餐后0.5~1小时避免平卧,可适量运动,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护理,合理改善患者饮食,及时帮助患者恢复食欲,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减轻化疗相关副作用,提高机体对治疗耐受性,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