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读懂同型半胱氨酸,为你的健康护航
2024-05-29 08:54:23
作者:屈颖冰
作者单位:南宁市中医医院

当你因为胸闷、心悸、头晕等去医院就诊时,医生给你检查心肌酶、血脂、血糖的同时还要检查同型半胱氨酸(HCY),那么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检查?检查报告怎么看?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同型半胱氨酸简介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大多数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是通过二硫键和蛋白质结合形式存在。对于没有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主要以胱氨酸或者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形式存在。

同型半胱氨检测浓度参考范围

一般人正常值为:5~15umol/L、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6~30umol/L、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1~80umo1/L、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0umol/L。

同型半胱氨升高的典型症状

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典型症状有:胸闷、心悸、头晕、疲劳乏力、皮肤苍白、口疮、手足有刺痛感等。

同型半胱氨酸与疾病关系

1.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升高在心血管疾病人群中普遍存在。HCY主要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平滑肌增殖、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凝血纤溶系统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风险。

2.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瘤。高HCY会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加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主要与结直肠、胃、肺、卵巢、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及相关癌前病变有关。其中肝癌、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HCY水平较良性病变患者升高,尤以肝癌患者较明显,且肝癌、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期越晚其HCY水平越高。

3.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HCY与糖尿病显著相关。HCY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活性氧可降低胰岛素分泌细胞活力,减弱葡萄糖激酶磷酸化反应和胰岛素分泌反应,并引起细胞凋亡。在糖尿病患者中,HCY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标志,发生率可达到73.3%。

4.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疾病。胎盘血管疾病包括胎盘梗死(伴胎儿生长受阻、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和胎盘早剥,发病率为1%~2%。妊娠期妇女对HCY高度敏感,血浆中HCY轻微升高就有可能带来危害,若血浆HCY水平均显著增高,发病风险将增加2~6倍。

5.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病。肾脏是HCY代谢的主要器官,HCY代谢途径紊乱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将导致HCY积累,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

6.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之危险因子:HCY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HCY>14.0umol/L患老年痴呆症增加2倍。

什么情況需要特別监视血中HCY浓度?

男性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停经之女性;过重肥胖者;曾发生心脏病者;曾接受过心脏移植者;家族性心血管疾病者;肾功能不良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者;有不良孕史者。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治疗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需要叶酸、B类维生素的参与,一旦体内缺乏这些物质,就会使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发生障碍,导致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所以,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要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天然甜菜碱等,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预防

1.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戒烟戒酒,减少及限制咖啡因、动物蛋白的摄入,多吃绿叶蔬菜、豆类、坚果和全谷物等。

2.对于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的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合理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心率等。

3.生活工作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工作,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骑自行车等。

4.避免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药物,如某些避孕药及一些精神方面的药物。

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的生成、代谢以及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营养均衡,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虽然同型半胱氨酸与某些疾病之间存在关联,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风险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以实现全面的健康管理。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