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结核病:慢性‘隐形杀手’
2024-02-23 09:37:49
作者:杨君华
作者单位: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结核病,这个看似遥远的名词,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核菌是一种"狡猾"的细菌,它可以侵入人体的多个器官,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部。要彻底消灭,需要靠延长疗程,结核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而现在,它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每年有约1000万人感染结核病,并且每年有近150万人因结核病失去生命。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结核病,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它。

一、结核病的定义与分类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这种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结核分枝杆菌会侵入人体的各个器官,并在那里繁殖,导致器官损伤和疾病。结核病的分类主要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也就是肺部感染。其他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包括淋巴结核、肾结核、骨结核等。

二、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结核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盗汗和乏力。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应及时就医。检查方法包括痰结核菌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其中,痰结核菌检查最准确,阳性结果可确诊肺结核。

肺结核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若是结核性胸膜炎,胸痛症状较为严重。此外,淋巴结结核可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液化坏死;肠结核可出现腹痛、腹泻等;骨结核可出现病变部位红肿、压痛等;肾结核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结核病诊断需综合临床症状、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测。持续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两周以上,尤其是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痰结核菌和胸部X线或CT检查。若痰结核菌阴性,但胸部X线或CT有典型肺结核表现,也可诊断。结核菌素试验可辅助诊断。

三、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

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

结核病的治疗需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即尽早开始治疗,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适量使用药物,规律服药,全程治疗。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如肺结核的疗程至少六个月之久,甚至更长。所以,坚持遵循医嘱服药和病人自我管理、家庭的支持对结核病的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预防:

预防结核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 增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及时接种卡介苗疫苗进行预防。 咳嗽礼仪:不随意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手护住口鼻,有痰或其他分泌物时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包住置于垃圾桶内。 加强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或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宣传、科普等。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发病隐匿,危险因素众多,提高结核病防治意识,加大政府和社会支持投入,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结核病传播,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四、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治

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同样重要。对于这些人群来说,需要根据其特点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儿童:儿童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因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低。为了预防儿童结核病,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接种卡介苗疫苗。 老年人:老年人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因为他们的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免疫系统容易受到损害,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控制好血糖和血脂,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降低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耐药性结核病患者:耐药性结核病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对于耐药性结核病患者来说,需要采用特殊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5.医护人员肺结核:近年来医护人员发生肺结核暴露时有发生。可能与医护人员的职业有关,结核病房既是医护人员工作场所,又是患者就诊场所,医护人员成为易感者,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同时涉及到个人防护不到位,如未戴医用防护口罩或戴口罩不规范等,导致感染。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