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是因为固体物质在胆囊内部聚集而诱发。胆囊是一个位处肝脏下方的小囊袋,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储存与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胆囊结石可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其中主要是以胆固醇与胆色素为主,这些结石的大小并不相同,从微小颗粒到大块结石不等。虽然胆囊结石会导致剧烈的疼痛感与多种并发症,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胆囊结石可以被有效治疗,所以不要被结石“吓破胆”。对此,本文简单介绍胆囊结石的类型、形成原因及现代治疗方法,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一普遍的健康问题。
胆囊结石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种类型,当然还有一些以钙盐为主要从成分的少见结石。胆固醇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形成的原因主要和长期胆固醇高水平密切相关。胆汁当中的胆固醇超过溶解能力,从而逐渐形成结晶并逐渐长大成为结石。胆色素结石则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其属于红细胞分解的一种产物,最常发生在患有血液疾病的人群中。
胆囊结石的形成不仅与体内化学物质的不平衡有关,还会因为多方面因素而受到影响,例如个人的饮食习惯、体重、性别、遗传倾向及其他健康问题等。例如,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肥胖,同时遗传因素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准确理解关于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以及了解关于胆囊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方式有利于降低胆囊结石的疾病影响与危害。
胆囊结石的症状与诊断方法
胆囊结石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是完全无症状的,所以胆结石也有着“沉默的石头”这个称呼。但是,在结石导致胆汁流通过程遭受阻碍或者引起胆囊炎症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急性的症状,例如有上腹部的剧烈疼痛、背痛、恶心以及呕吐等,这些情况在临床中被称为“胆绞痛”。在部分情况下,胆囊结石还有可能导致发热与黄疸,为了更好的诊断胆囊结石,医生往往会先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体检,尤其是对腹部的疼痛点进行检查。在具体诊断方面,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检查为主,超声检查具备无创、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的优势。但是对于部分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还需要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基于具体图像从而明确是否存在结石、结石大小、结石位置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胆囊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患者而言,并不需要立即接受手术,可以先考虑定期复查及随访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基于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药物为主,能够溶解胆固醇结石,对于结石体积较小、胆囊功能较好的患者有着较高实用性。但是,基于药物的胆囊结石治疗方式往往需要非常长的治疗时间,普遍在数个月甚至数年,同时复发率也相对较高。
胆囊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在具体选择时需要基于结石的大小、类型、数量以及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而调整,其中每一种方式有着不同的优势与潜在风险,所以在具体治疗方案选择方面,需要基于自身状况并在医生建议下选择。
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于胆囊结石症状反复发作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甚至唯一的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为常见的手术,其主要是在腹壁打3~4个小孔插入腹腔镜与手术器械达到对胆囊的切除处理,这一种手术方式具备创伤小、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后2天以内便可以出院,手术后疼痛感轻微,恢复期也仅有1周左右。相比之下,开腹胆囊切除术属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其主要是基于腹部做大切口从而切除胆囊,这一种手术方式能够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不可行的情况下,例如胆囊结构过于异常、存在严重炎症反应以及腹部脏器存在粘连等情况。开腹手术的恢复时间比较长,往往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同时手术后的疼痛与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另外患者也可以选择腹腔镜保胆取石的手术方法,优点是既取出了结石同时还保留了胆囊及其功能,缺点是复发率较高。
胆囊结石的预防方法
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或复发中生活方式的调节相当重要,饮食调节属于最基础的预防措施,在平时建议应用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尽可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适当增加全谷物、水果以及蔬菜等食物的占比,从而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与此同时,每天增加饮水量,基于充足水分的摄入帮助胆汁流动,从而降低结石的形成。除了饮食以外,维持健康体重也相当重要,肥胖属于胆囊结石形成的高风险因素,基于合理的饮食以及定期体育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体育活动方面以散步、游泳以及骑自行车等活动为主,但是在每次运动流汗后都应当适当补充水分 ,从而预防结石的发生。除了生活方式调节以外,定期接受临床体检也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胆囊结石的有效方式,定期的健康体检能够早期发现并处理结石,并能够有效规避胆囊结石的持续发展。
结语
胆囊结石虽然常见,但是基于当前的临床技术仍然有着多种治疗方式可以选择。从药物溶石为主的非手术方式到腹腔镜手术,每一种方式都有着独自的优势。但无论如何,关于胆囊结石的防范重点仍然以健康、规律的生活以及定期体检为主,早期发现积极处理,从而有效防范胆囊结石,通过对胆囊结石的正确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