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项目和注意事项?
2024-05-22 16:46:50
作者:陈丰银
作者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检验科

血常规是临床中最一般也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检查者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帮助大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且血常规检查较为简单,通常两个小时左右即可出检查结果,已经成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那么,做血常规检查,都有哪些项目和注意事项呢?下面就请您跟随我的脚步,共同探究吧!

血常规检查都有哪些项目?

血常规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一般指全血细胞计数。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能够有效了解检查者是否存在感染或患有血液疾病,并对多种疾病进行辅助检查。在血常规检查报告中会清晰地展示每一项检查指标的数值,若检测结果偏高,用“⬆”符号表示;若检测结果偏低,用“⬇”符号表示;若没有符号,则表示正常。当检查者拿到报告单后,应及时咨询开单医生,具体分析检查单中的医学专用术语,不建议检查者自行解读报告单内容,避免自行理解错误,加重检查者的心理负担,导致不良情绪。具体检测项目如下:

1.红细胞:男性正常范围为(4.0~5.5)×10^12/L,女性正常范围为(3.0~5.0)×10^12/L,新生儿正常范围为(6.0~7.0)×10^12/L。若检测者的红细胞报告结果显示高于正常范围,则患者可能伴有肺气肿、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若检测者的红细胞报告结果显示低于正常范围,则患者可能伴有贫血、消化性溃疡、内分泌等疾病。仅凭血常规检测结果无法确定以上疾病,需要开展进一步检查,以准确判断并明确病因。

2.白细胞:白细胞范围与检查者年龄相关,年龄段不同的话,正常范围也不同。新生儿与2~14岁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是在5~12×10^9/L;14岁以上及成年人的白细胞正常范围在4.0~10.0×10^9/L。若检测者的白细胞报告结果显示高于正常范围,则患者可能伴有急性感染、尿毒症、血液病等疾病;若检测者的白细胞报告低于正常范围,则患者可能伴有病毒感染、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仅凭血常规检测结果无法确定以上疾病,需要开展进一步检查,以准确判断并明确病因。

3.血小板:血小板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若检测者的血小板报告结果显示高于正常范围,则患者可能伴有心脏疾病、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若检测者的血小板报告结果显示低于正常范围,则患者可能伴有脾亢、血小板生成障碍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仅凭血常规检测结果无法确定以上疾病,需要开展进一步检查,以准确判断并明确病因。

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1.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判断贫血。

2.白细胞异常:根据白细胞计数,判断免疫系统功能、感染和炎症等。

3.血小板异常:根据血小板计数,判断是否出血或凝血等。

4.感染:根据白细胞计数与差异计数,判断是否感染。

5.炎症:根据C-反应蛋白(CRP)与沉积率,判断有无炎症。

6.噬血细胞增多症:根据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情况,判断噬血细胞增多症。

做血常规检查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检查的前一天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喝太多的酒。检查前一天晚上八点之后要进行12个小时的禁食。

2.在采血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因为害怕而导致血管收缩,从而给采集血液带来更大的难度。

3.采完血后,要用手按住针眼3~5分钟来止血。切勿揉搓,否则会引起皮下血肿。按压的时间要足够。每个人的凝血时间都不一样,有些人的凝血时间要比别人久一些。因此,在表面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应立刻停止按压。

4.采血后如果有头晕、眼花、乏力等表现,要立即平卧,可以喝少量的糖水,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做检查。

5.如果有明显的淤血,24个小时以后可以用热的毛巾进行湿敷,这样可以加快血液的吸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