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知识
2024-05-22 09:59:46
作者:田海银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并发症的威胁,其中糖尿病足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而引发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为了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并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我们将从预防与护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足的预防

1.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首要措施。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2.保护足部。(1)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鞋袜,避免穿着过紧或过硬的鞋子,以免挤压足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2)避免赤足行走:赤足行走容易使足部受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石子路、沙地等不平坦的路面行走。(3)注意足部保暖:寒冷季节应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冻伤。

3.定期检查足部。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皮肤,注意有无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足部神经和血管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足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足的护理

1.清洁与保湿。(1)清洁:每天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清洗足部,保持皮肤清洁。清洗后应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用力擦拭。(2)保湿:使用适合敏感皮肤的保湿霜或乳液,涂抹于足部皮肤,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干裂。

2.处理足部创伤。(1)轻微创伤:如足部出现轻微擦伤、裂口等,应及时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并用无菌纱布包扎。避免使用创可贴等不透气的敷料。(2)严重创伤:如足部出现严重创伤、感染等,应立即就医。在就医前,可用无菌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避免进一步污染。

3.缓解足部疼痛。(1)冷敷:对于足部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使用冰袋冷敷,以减轻疼痛。但需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冻伤皮肤。(2)药物治疗:如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剂量和副作用,避免滥用。

4.抬高患肢。对于下肢水肿或感染的患者,可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但需注意抬高角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抬高导致下肢缺血。

5.心理支持。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等原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误区

误区一:过度泡脚。有些患者认为泡脚可以软化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对泡脚时间和温度不加控制。然而,长时间高温泡脚会破坏足部皮肤的正常结构,导致皮肤干裂、感染等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泡脚时应控制时间和温度,一般水温不超过40℃,时间不超过20分钟。

误区二: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有些患者为了保暖,会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加热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容易导致皮肤烫伤,特别是对于皮肤感觉减退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加热设备。

误区三:忽视足部疼痛。有些患者认为足部疼痛是正常现象,不必在意。然而,足部疼痛可能是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的信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足部疼痛问题,及时就医。

结语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控制血糖、保护足部、定期检查足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同样重要。希望本文能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并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