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妇科疾病,就不得不提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是发生在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彻底,将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一说。
为什么会患盆腔炎性疾病?
1.存在病原体感染:(1)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2)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寄居在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如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菌,也有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其中以厌氧菌感染为主。
2.感染途径:(1)经生殖道粘膜逆行感染,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2)经淋巴系统蔓延: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途径。(3)经血液循环传播:病原体先侵入人体其他系统,再经血液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主要途径。
哪些人群易患盆腔炎性疾病?
1.年龄及性活动:年轻女性较多见,可能与频繁性生活,子宫颈粘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另外过早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者更易发生感染。
2.下生殖道感染,经期卫生及性卫生不良者。
3.宫腔手术操作史:刮宫术,宫腔镜,输卵管造影术等操作后感染。
4.邻近器官炎症播散导致: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5.盆腔炎性疾病可再次感染,导致急性发作。
盆腔炎性疾病的不同病变包括哪些?
1.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2.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3.急性盆腔腹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4.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
5.肝周围炎。
盆腔炎性疾病症状有哪些?
1.下腹疼痛: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伴腰骶部酸痛,性交痛。
2.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3.发热:病情加重可伴有高热,寒战,头痛等。
4.月经改变: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5.全身症状:如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
6.其他:若伴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若伴有泌尿系感染可有尿急,尿频,尿痛;若存在脓肿,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
如何诊断盆腔炎性疾病?
1.临床症状:下腹疼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等,伴或不伴有体温升高。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检验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升高等。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阳性等。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5.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盆腔炎性疾病治疗方法包括哪些?
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抗生素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可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可口服或静脉给药。
3.手术治疗:适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且需有手术指征。
4.中医治疗:可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辅助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会带来哪些危害?
1.慢性盆腔痛:长期下腹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2.不孕:可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受孕。
3.异位妊娠:增加宫外孕的风险。
4.反复发作:容易转为慢性炎症,病情反复。
5.影响性生活:性交疼痛等症状会影响夫妻生活。
盆腔炎性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
1.注意经期卫生及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
2.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
3.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4.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5.及时积极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后遗症发生。
综上所述,盆腔炎性疾病危害较大,我们绝不能予以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