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高血压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是如何判断呢?
现如今,临床规定,如果年龄在65岁及以上,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在不同日期测量3次血压,均在140/90mmHg以上,或者任何一项在上述指标以上,就可以确诊为老年高血压。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进行日常调养呢?
如果老年人发生高血压,日常应该如何调养?
1.规范使用药物。在实际生活中,要在早上七点之前,服用降压药物。因为,大部分高血压老年人在早晨7-9点之间测量血压,都会出现一天的高峰点,所以,最好在早晨七点之前服用药物。而且在选择高血压药物的时候,应用长效缓释剂最佳。再服用一次,就可以维持24h的药效。另外,在服用一种药物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且患者也不存在其他基础,可以为患者应用两种及以上的药物,达到控制血压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服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定期检测,并且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以此维持降压的效果。
2.开展适宜的运动。有的专家说:“运动可以促使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控制儿茶酚胺的释放,降低外周阻力,以此达到降压的目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依据老年人具体的身体情况,进行规律的运动,一周最少进行5天,一次0.5h。如广场舞、太极拳、慢跑、八段锦等。一定要告知老人,不要剧烈运动。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胸痛、头晕、恶心等诸多症状时,要马上停止,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如果不能改善,一定要及时就医。
3.控制饮食。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低盐低脂饮食,要控制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g以下。让患者多吃含有钾元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并且,在烹饪食物的时候,要减少调味品(鸡精、味精、酱油)的使用,而且在选择食盐的时候,最好选择低钠高钾的食盐。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尤其像张阿姨婆婆那种肥肉一定要限制,以此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
4.中医理疗方法。可以用温水泡脚(水温控制在37-39℃之间,时间为20—30min)或者按压相应的穴位,以此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外周的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
5.心理疏导。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调节自身的情绪,不要过度焦虑或者情绪波动较大,以此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并且,也不要熬夜,因为睡眠质量直接影响血压控制的效果。所以,要监督老年人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处于7—8h之间,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老年人在睡前不要处于过度的兴奋状态,或者饮用刺激性的饮料,以此保证睡眠的效果,减少血压升高现象的出现。
6.定期监测。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让老年人知晓自身的血压水平。并且,按时复查,以便可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控制的效果。并且,在生活中,家属要监督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以此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另外,如果在联合应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询问医生,药物之间的禁忌,以此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控制老年人的血压水平。
小结:总而言之,当家中老人出现高血压后,要重视日常的调养,帮助老年人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定期为老年人测量血压,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送医,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