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一种可能由感染、免疫功能以及药物因素影响引发的肾脏炎症疾病,大致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具体根据病种类型以及症状表现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别,但各类肾炎疾病在早期通常存在类似的征兆症状反应,如下将针对肾炎的早期症状以及肾炎病程当中对饮食要点进行讲解分析。
早期征兆与症状表现
在慢性肾炎患者当中,较为常见的早期征兆症状是血压升高表现,以血压升高作为第一症状反应的大约占慢性肾炎患者的33%,但血压升高本身并没有极其明显且具有典型特征的实际症状,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或者记忆力减退,有时也可以因为血压升高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而在肾炎本身的肾功能表现异常当中,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是夜间排尿次数整体增多,相较于以往可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变,以往可能不会出现夜尿的情况,而肾炎导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直接让夜尿次数达到两次以上,此时需要高度警惕肾功能问题,及早就诊检查;另外在肾炎病情的影响下,肾脏功能相较于以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问题,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对于体内水的排泄功能以及钠的代谢功能影响,最终呈现的症状表现就是眼睑浮肿,相较于全身水肿,眼睑浮肿整体症状相对较为轻微,也是慢性肾炎的早期典型表现之一,在眼睑这一类疏松组织成分较多的生理部位,在每天晨起时可以存在明显的浮肿问题,后续在日常活动功能当中会逐渐减退,直至第二日晨起再次出现。
当病情进一步发展,但并未完全进行性发展至严重程度时,早期的蛋白尿反应会逐步出现,原因仍然与肾功能障碍有关,肾脏滤过系统以及张力因素影响导致尿液中存在蛋白,在具体症状表现中可以出现尿中泡沫明显增多的情况,属于较为典型的症状表现;关于其他全身症状反应,可能症状表现并不十分典型,通常可见出现疲惫乏力或是腰痛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见关节浮肿或者尿液颜色变化的症状。
病后饮食
关于慢性肾炎患者的日常饮食,目前已有相关明确指南推荐,其中包含十项日常饮食基本原则:患者首先需要确保日常饮食的多样性,其中重点强调应该做到餐餐有蔬菜,植物性食物能够帮助实现低蛋白饮食,由此帮助缓解肾脏功能负担、改善蛋白尿问题。第二原则在于能够补充充足的能量,同时需要做到合理管理体重,日常饮食能量充足能够帮助开展日常治疗、对抗疾病、促进疾病恢复,但需要重点注意避免过度摄取能量导致超重或者肥胖,目前整体建议慢性肾炎患者根据自身体重情况每公斤摄入饮食热量三十千卡左右;其次则需要注意选择适量的蛋白摄取,并且蛋白质饮食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尽可能选择白肉类的食物,例如鱼肉、鸡肉与鸭肉等;对于蔬菜与水果,慢性肾炎患者并没有明确的禁忌蔬果饮食类型,但需要注意如果病情同时合并存在糖尿病肾病,那么需要控制水果的摄取量;在饮食烹饪方面要尽可能减少调味料的使用,少油少盐能够帮助改善水肿问题,也能够减少肾脏功能负担。关于日常饮水,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来说基础原则是适量选择,如果并没有明显的水肿问题,那么每日饮水量应该在1600毫升左右,如果已经逐步出现明显的水肿以及尿量问题,那么也要根据自身个体情况酌情递减日常饮水量,以免加重肾脏功能负担。
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肾炎患者当中,存在的各项早期症状反应可包含不典型的全身症状,以及较为典型的局部症状,例如浮肿、蛋白尿、夜尿增多等情况属于较为典型且较好判断的症状表现,血压升高以及疲惫乏力相对较难以辨别,但对于对自身身体情况以及症状反应较为敏感的群体来说,仍然存在自我觉察可能,再结合较为典型的症状表现时应该意识到需要尽快就诊检查,慢性肾炎疾病需要较长时间的疾病恢复过程,而饮食是对肾炎影响程度较大的日常重点事项,不论是蛋白质摄取的控制还是盐分摄取的控制,所有重点都在于尽可能减少肾脏功能负担、促进肾脏功能恢复,以此作为出发点的日常饮食选择则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