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手术室内的健康宣教
2024-05-31 15:52:07
作者:何陶琳
作者单位:桂林市中医医院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每年需要面临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多,手术室健康宣教作为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使患者了解手术室的环境、设备和操作流程,掌握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现将手术室内常见的健康宣教内容总结如下。

介绍手术室环境

1.对患者基础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包括血型单、委托书、手术病史、内科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特殊病情、手术知情同意书、安全核查单、手术风险评估单等。

2.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热情向其做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室环境及其他医护人员,包括麻醉医师、医生、洗手及巡回护士,并告知手术期间会陪伴在旁,增加患者的信任度。

3.告知患者如有家属陪同,请在家属等候区或病房等待,如有特殊情况,医护人员会及时与家属联系。

4.告知患者手术间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会让其感到温暖舒适,手术室的仪器性能良好,为了患者安全仪器会发出监护的声音,请患者无需紧张。

介绍手术注意事项

1.向患者介绍施行手术的目的及必要性、术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通过充分的健康宣教,患者可以获得关于手术的详细信息,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所患疾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2.为了的安全,协助患者取下假牙、假发,勿佩戴发夹、耳环、戒指、手表、隐形眼镜及眼镜等金属物品。

3.告知患者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的需要,护理人员通常选择比较粗的静脉留置针,扎针时会比病房的疼一些;然后给胸部粘贴心电图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测,胳膊上会绑上血压计袖带,每3分钟左右会感觉有松紧变化,这是在自动量血压。一个手指头上还会套上指套来测身体的氧气情况。

4.告知如果进行的是“半麻”患者,护理人员会协助其侧卧并蜷曲身体,低头,腿部屈曲,两手抱住小腿,大腿尽量贴肚子。目的是将背部脊椎伸展开。医生会进行消毒、铺巾等过程,打局麻药和操作中会稍有胀痛感,并有推顶的感觉。整个过程中一定不要随意活动,以免针尖误伤您。如有任何不适和要求均应提出,但切记移动身体。

5.告知患者有的手术要插导尿管或胃管,这些导管都会给带来一些不适或痛苦,但要忍受,千万不能随意将导管拔出。

6.工作患者术中可能会出现低体温的情况,护理人员会使用一些加温设备来保持自身的体温稳定,比如暖风机、电热毯、温水袋等。这些设备护理人员已在手术前准备好,随时为其提供保温,增加患者的信任度。

心理护理

1.患者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属和朋友,进入手术室后容易产生孤独和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热情地对待患者,根据患者的习惯调整手术室的温湿度。

2.大多数患者有精神负担,表现对手术的恐惧,对疾病知识缺乏。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放下思想包袱,增强治疗的信心。并积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想法,并及时给予回应,使其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适当对患者与患者进行眼神接触,采取开放的肢体语言,如微笑、倾听、姿势等,以表达关心和温暖。

3.护理人员需在患者面前要表现出神态自若、充满自信和若无其事的神情,以缓和或消除患者面对的紧张气氛。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精湛技术和经专家反复研究制定的手术方案。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优化健康宣教措施

1.家属作为患者重要的家庭支持系统,在患者疾病的护理和疾病结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患者康复。医院安排专人负责巡视,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普及权威、实用的围术期常识,同时还留出时间互动提问、辅导操作,以增强培训效果,让患者家属真真切切地学习,同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2.家属等候区按照有电子显示屏幕,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标注着手术准备、麻醉开始、手术开始、出手术室的状态,随着颜色的变动,等候区家属能够及时了解手术室内亲人的手术动态,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就医体验。

总之,手术室健康宣教不仅是交代患者在手术前中后期的一些注意事项,也是对患者进行的术前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更好的开展手术,可以有效的规避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及突发事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