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时用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地用药,这样才能让血压平稳,不要随便停药。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将最近的病情反馈给医生,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平时吃药的时候,要注意血压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的波动,或是感到身体不适,都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由医生来确定治疗方案。
二、健康饮食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以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平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摄入的钠盐不超过5克,并多吃富钾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吃含有钠的调料,如酱油、蚝油、鸡精等。建议患者饮食多元化,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尤其是绿色的蔬菜,每天300克以上。每天要吃两种以上的水果,200-350克。多吃鱼、豆制品、牛奶等,以补充蛋白质的摄入。要确保充足的水分,在温和的天气下,进行轻度体力活动的患者,一天要喝1500-1700毫升水,如果温度上升或者运动增多,就应该多喝一些,不能喝含糖的饮料。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咸菜、咸鱼、腊肉、咸菜等高盐食品。高血压患者不要喝酒,这样可以降低疾病的风险。另外,要注意少吃油炸食品,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防止便秘。
三、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自我管理,除了疾病、药物等因素,心理状态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平时要让老人多听音乐、看看书,处理事情也不要太着急,尽可能的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让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得到放松。如果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也可以通过心理医生来缓解,这样才能让血压稳定下来。此外,对生活有正面的态度,积极接纳新事物,多参加社会交往,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四、坚持锻炼
平时一定要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才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进行运动,可以防止肥胖,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对血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建议患者多做一些具有舒缓作用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跳舞等,不过要注意适度,避免过于劳累,以免出现意外。
五、血压监测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让血压保持在正常的水平。血压监测不但能对药物的使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还能反映出患者数日、数周、数月、数年的血压控制状况,通过观察血压的变化曲线,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更好地指导患者治疗。一定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多次测量,每一次都要固定在一侧的四肢,一般选择右上臂进行,这样可以降低测量的误差。另外,在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后,要让患者充分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血压,同时也要避免抽烟喝酒后测量血压。
六、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戒烟、戒酒,作息规律,不要熬夜。高血压患者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情,舒缓情绪,可以培养听音乐、种花、下棋、书法、绘画等业余爱好。老年患者平时要注意不要有不良的精神刺激,不要过于激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在血压不稳定及升高期,要注意有针对性的适量运动,尽量少参加会导致情绪激动的社会活动,避免出现气短、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平时可以适当的按摩来缓解身心,还要重视控制体重,预防高血脂。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也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天气转凉时要记得添衣服,做好保暖。
总结:
总而言之,有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因为体质特点,一旦发生高血压很可能会引起并发症,从而威胁到生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涉及很多方面,要遵医嘱用药,并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那些血压高不易控制的患者,一定要合理用药,并注意健康生活,进而有效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