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的社会因素
目前抑郁症的研究也已经发现人体生物学异常改变的证据,以抗抑郁药物为首的生物学治疗方法也行之有效,然而一些因为社会心理等非生物学因素导致的抑郁症发生原因也不应该忽视。社会因素就是一个典型的诱发原因,社会因素属于外界因素,比如一个人因为外界的学习、工作压力,或是家庭不和、朋友矛盾等可能导致抑郁症,诱发自杀。一些大的负性事件,如失业、丧偶、经济困难也可能会发生抑郁症。
(一)应激性生活事件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神刺激”,这种因素在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中都能够发现。按照现在公认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这三者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主要就是生活事件和精神刺激,它们的发生在抑郁症的发作过程中就犹如扣动了手枪的“板机”,发射出一颗子弹,这颗子弹就是抑郁症。
(二)婚姻状况
不良的婚姻状况会影响抑郁症,在分居、离婚者中具有较高的抑郁症患病率,对比已婚和未婚者的患病率高出很多。
(三)社会经济状况差
抑郁发作多体现在低社会层次的人群中,最主要还是因为生活的不如意,会经受更多的不良应激性事件,或者是没有大量有效的社会支持,加重自身负能量。
(四)物质滥用
抽烟、酗酒、吸毒等属于严重的社会问题。烟、酒以及毒品等物质对于滥用者来说可以带来短暂的精神愉悦,但是容易严重影响心身健康,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物质滥用者当中抑郁症的发生率对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
二、抑郁症的应对方法
(一)及时治疗
抑郁症发生后,必须及时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目前的临床医学发展,让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也增多。一般来说,医生会推荐心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必选,主要有以下几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状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布洛芬等;另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选择服用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物和兴奋剂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服用抗抑郁药或其他药物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二)心理疗法
心理咨询也是常常提及的“谈话治疗”,这种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理解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治疗找到解决方法。心理疗法也能够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帮助减轻抑郁症状。常见的心理疗法有:1、认知行为治疗(CBT),这种咨询疗法可以让患者改变那些产生抑郁症状的不良想法和行为,从而转化成更积极、正面、健康的信念和行为,帮助缓解抑郁症状。2、人际关系治疗(IPT),这种是属于短期的、集中于患者个人问题的治疗方法,一般结合抗抑郁药使用,比较适合轻度至中度的抑郁症治疗。这种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困惑。 自我救助 抑郁症不容易甩掉,我们在接受必要治疗外,患者自己也可以自我救助,慢慢走出抑郁症的阴影。有效方法有:锻炼,让自己变得更活跃;出门看电影、体育比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设定可实现的目标,鼓励自己即时行动,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花时间和他人相处,向朋友或亲人倾诉自己的感受;不要让自己单打独斗,尽量向他人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