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胆囊息肉术后饮食护理须知
2024-05-29 12:53:32
作者:赵秀玲
作者单位:曹县魏湾中心卫生院
胆囊息肉作为一种多发疾病,在得了胆囊息肉之后,通常都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在胆囊息肉手术之后,有许多的注意事项,对胆囊息肉手术病人进行科学的术后护理,尤其是饮食护理,则是病人家属较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加速病人恢复的主要手段。本篇文章主要对胆囊息肉相关知识进行科普,重点关注胆囊息肉手术方法以及适用人群,并对胆囊息肉术后饮食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加深大众对胆囊息肉和胆囊息肉手术的了解,并采用科学的饮食护理方法对病人进行有效护理。

一、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主要分为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两种类型。假性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息肉形式,其并不是从胆囊壁上生长出来,而是因为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上。就像是一个瓶子装满了糖水,如果含糖量较多,糖就会结晶吸附在瓶壁上。假性息肉的发病率比较高,病人在患病后也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旦病人反复出现腹部闷胀、上腹疼痛等情况,则需要采用手术处理。而真性息肉就是从胆囊壁上生长出的息肉,是一种组织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腺瘤、腺肌增生、炎性息肉等,有可能会癌变,此时就建议手术治疗。

二、胆囊息肉手术治疗有哪些方法?

1.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主要被应用在息肉样病变直径大于1厘米、息肉增长速度较快、胆囊功能丧失的胆囊息肉病人,需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以免息肉不断增大,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危害病人生命安全。

2.保胆取息术

保胆取息术主要是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刀将胆囊上的息肉切除,在保证息肉不残留之后,再利用吸收线将胆囊缝合。该手术方法比较适用于胆囊息肉直径较小、胆囊功能良好且具有保胆意愿的病人。

三、胆囊息肉术后的饮食护理

在胆囊息肉术后前期,病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会比较弱,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大量的脂肪类食物,就会导致病人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所以,胆囊息病人术后饮食需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尽量不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油炸食品等油腻的食物,菜品应多以清蒸、炖煮、凉拌等烹饪方式制作,少吃炒菜,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

在饮食习惯上,还需保证胆囊息肉病人在术后正常吃早餐、减少晚餐进食量。首先,人体在早晨空腹的时候,胆囊内胆汁已经储存12小时,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较高,正常吃早餐可以借助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将夜晚储存的胆汁排出胆囊,并使食物刺激胆汁分泌,降低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能够避免息肉和结石的形成。所以,胆囊息肉术后病人,特别是保胆取息手术的病人,其胆囊依旧具有储存功能,如果不按时吃早餐则会引发胆结石。为了加速胆囊内胆汁的排出,早上可以适当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且含有脂肪的食物,促进胆囊收缩,避免形成息肉。

其次,如果长期使用高热量、高脂肪的晚餐会使体内血脂增高,使胆汁的分泌量增加,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处于高饱和状态,再加上晚上的运动量较少,胆汁分泌缺乏规律性,更容易形成结石。所以,对于胆囊息肉术后病人来说,应当避免在晚上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并改善吃夜宵的习惯,避免加重人体消化系统的负担,形成胆囊结石。

此外,饮水可以对降低肝脏分泌的胆汁浓度,稀释血液,能够对胆囊结石进行有效的预防。所以,胆囊息肉病人术后需要大量饮用白开水,饮用含糖饮料反而会使血脂增高,引发结石。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是肾脏疾病,每日饮水量应当超过2500毫升。

总而言之,胆囊息肉作为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病人需要结合自身的病情状况尽早行手术。而在胆囊息肉手术之后,需要病人家属将饮食护理作为重点,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等方式,保证饮食的健康性和规律性,借助饮食调整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态,加速术后恢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