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科腹泻护理,让宝宝“泻”后再笑!
2024-05-29 13:07:31
作者:银小娟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中心卫生院
亲爱的家长们,您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宝宝突然拉肚子,一天要跑好几趟厕所,小脸也显得苍白无力,让您心疼不已。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儿科腹泻的护理知识,让您在宝宝腹泻时能够从容应对,让宝宝“泻”后再笑!

一、儿科腹泻的基本知识 腹泻的定义与症状 腹泻,顾名思义,就是宝宝的便便变得稀薄如水,次数也明显增多。除了便便的问题,宝宝还可能伴有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看似普通,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给宝宝带来更大的伤害。 腹泻的常见原因 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腹泻通常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非感染性腹泻则可能与食物不耐受、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腹泻。 腹泻对宝宝的潜在影响 腹泻不仅会让宝宝感到不适,还可能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脱水是腹泻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宝宝的生命。因此,在宝宝腹泻时,我们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水分补充和饮食调整。

二、腹泻的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冷静应对 在宝宝腹泻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密切观察他们的病情。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性状、颜色以及伴随症状,如发热、腹痛等。同时,要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补充液体,预防脱水 腹泻时,宝宝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流失,因此补充液体至关重要。对于轻度脱水的宝宝,我们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来帮助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ORS是一种经过科学配比的溶液,能够迅速补充宝宝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在使用ORS时,我们要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配制溶液,并鼓励宝宝多次少量地饮用。如果宝宝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等,应立即就医。 调整饮食,合理搭配 腹泻期间,宝宝的肠胃功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注意调整他们的饮食。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要注意增加哺乳次数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暂时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在宝宝恢复期间,我们要逐渐增加辅食量并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皮肤护理,呵护娇嫩肌肤 腹泻时,宝宝的肛周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宝宝肛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每次排便后,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肛周皮肤并轻轻擦干,然后涂抹一些护臀霜以保护皮肤。同时,要勤换尿布或纸尿裤并选择合适的尺码以减轻对皮肤的压迫。 环境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腹泻是一种容易通过接触传播的疾病。因此,在宝宝腹泻期间我们要特别注意家庭环境卫生。要勤洗手、勤消毒玩具和餐具等物品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同时,要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预防腹泻的措施 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疫苗接种是预防腹泻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家长要按时带宝宝接种疫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补种。

2.饮食卫生,健康饮食

饮食卫生对于预防腹泻至关重要。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给他们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同时,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个人卫生,勤洗手

个人卫生是预防腹泻的基础措施之一。家长要教会宝宝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督促他们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和玩具之前要彻底清洁双手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增强免疫力,锻炼身体

通过锻炼身体和增强免疫力也可以有效预防腹泻的发生。家长可以带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四、常见误区及纠正 误区一:腹泻期间禁食 纠正:腹泻期间宝宝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因此不能禁食。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病情提供合适的饮食如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时减少辅食量等。 误区二:滥用抗生素 纠正: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无效且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因此不能滥用抗生素。在宝宝腹泻时我们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误区三:过度依赖止泻药 纠正:止泻药并非万能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腹泻。在宝宝腹泻时我们应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