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用药指南请收好
2024-05-31 14:42:06
作者:刘小飞
作者单位: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药学部

药片捣成粉、冲剂减一半、牛奶果汁送药……您给孩子喂药时,也这样做过吗?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儿童用药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方法。与成人不同,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为敏感。如果用药不当,不仅影响儿童健康,甚至可能引发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儿童日常用药存在哪些误区?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这些用药误区,请千万闭坑

1.随意用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感冒了,吃点感冒药就好了,而且认为药物越多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儿童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随意停药。很多家长常说“用药三分毒”,因此症状减轻就停药。其实症状减轻不等于病好了,如果停药,疾病可能会复发。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病等,这类疾病往往病程较长,需长期用药,儿童在患病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发烧等。如果不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病情会反复甚至加重。

3.滥用抗生素。孩子生病了,有的家长会认为吃抗生素就不会出现问题了。抗生素是用于杀灭细菌的药物,不能滥用。当细菌感染时,抗生素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

4.盲目青睐中药。相比起西药,不少家长认为中药为补品,喜欢给孩子用中药。其实,中药和西药一样,也有其适应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孩子的体质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用药更应谨慎。因此,家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儿童药物。

5.未重视不良反应。很多家长认为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微乎其微的,忽略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服用任何药品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如果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伤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正在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统。所以,此时期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这些用药原则,请千万注意

1.抗微生物药使用要慎重。对于感染性疾病,首先要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标本(血、尿、痰、便等)的采集,根据细菌敏感性选用适合的抗菌药物。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有医生处方。家长不能仅凭症状和经验,就给孩子使用之前剩下的抗菌药物。一旦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不可中途自行断药、换药,这样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2.科学制定剂量和疗程。用药剂量是在科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的,兼顾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疗程的长短主要是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以及疾病的轻、重、急、慢等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若剂量小、疗程短则达不到预期疗效,易复发;若剂量大、疗程过长,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副作用和生理功能的损害。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另外,小儿病情变化快,要随时观察以决定是否要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以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3.提高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这对小儿非常重要。对于口服药尽可能选择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剂型。婴儿多选用颗粒剂、口服液等,还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小儿口味、颜色及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的次数。对于年长儿多做诱导工作,尽可能让其主动接受治疗,达到提高依从性的目的。

4.选安全性高的药物。小儿用药除了要求疗效好、见效快,更重要的还应确保药物的安全性。相对成人而言,小儿用药在这方面要求非常高,应慎重用药。在临床上虽然有很多药物疗效很好,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或者对小儿有特殊的毒副作用,儿科就不能用,如喹诺酮类药物是疗效很好的抗菌药,但因其可能导致小儿骨关节损害,故不能使用。另外,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