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重症患者如何加强营养?
2024-05-31 16:38:02
作者:刘玉华
作者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一直是医学领域的关注焦点。营养不足对重症患者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营养不良会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营养不足还会导致肌肉丢失,增加康复的困难度,延长康复时间。此外,长期的营养不良还可能引发各种营养相关疾病,如贫血、骨质疏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因此,优化营养支持策略至关重要。

1 重症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价值

价值一:营养支持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重症患者机体的代谢需求,从而维持器官功能和生理平衡。对于存在糖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脂肪代谢紊乱、能量代谢消耗高等情况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显得尤为关键。

价值二: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免疫修复。蛋白质是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重要营养素,而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参与免疫功能的维持和修复过程。因此,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价值三:营养支持能够减少并发症和感染风险。重症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和感染。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价值四:营养支持还可以改善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存率。多项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营养支持在重症治疗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价值五:营养支持对于维持肠道完整性、调节应激和全身免疫反应也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2 重症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时机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或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一般来说,在患者入院的24~48小时内,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口服、管饲等方式进行,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3重症患者加强营养支持的方法

3.1饮食调整

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重症患者,应根据其营养状况和疾病特点,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例如,增加主食的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蛋、奶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摄入。

3.2口服补充剂

对于不能正常进食或饮食摄入不足的重症患者,可以使用口服补充剂来补充营养。常用的口服补充剂包括全营养素制剂、蛋白质粉、氨基酸制剂等。在使用口服补充剂时,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摄入。

3.3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肠道,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符合人体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非昏迷的重症患者,经鼻胃管途径是常见的选择。而对于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患者,空肠营养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3.4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即静脉营养支持,是通过输液的方式将营养要素直接输入到患者的血液里,不经过胃肠道吸收。这种方式适用于无法正常进食且肠道功能受损的重症患者。在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中,营养液的配置和输注是关键环节。营养液应包含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输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输注速度和质量,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不良反应。

4 重症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期间的注意事项

个体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确保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确保其有效性。

预防感染: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应注意预防感染,如定期更换管道、保持管道清洁等。

总之,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营养需求,采取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