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艾灸分为直接灸法、艾卷灸法、隔物灸法。
艾灸的分类
1.艾卷灸法,又分实按温热灸法悬起温和灸法。
2.隔物灸法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
3.温灸器具,随着时间积累,出现了铜制灸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温灸器具是用蓬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1.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艾灸可以温通经络,驱散阴寒,对于寒凝血瘀导致的关节疼痛、痛经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2.扶阳固脱:通过艾灸可以扶助虚脱的阳气,治疗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引起的遗尿、崩漏等病症
3.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艾灸具有活血作用,能够治疗气血凝滞所致疾病
4.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治疗作用
5.健脾益胃: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常灸足三里穴能够促进消化,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6.预防保健:艾灸还可以调整经络气血,提高免疫力,对抗疾病入侵,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期间,避免身体直接吹风,避寒凉,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勿食生冷水果。
2.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可以着凉水,避免关节出现疼痛。
3.艾灸后请喝一杯热水,有利于排除体内毒素。
4.艾灸后两小时内要注意避风,以免冷气侵入肌肤,加重病情。
艾灸的五大雷区
1.艾灸温度越热越好,这是比较错误的想法,太热不仅能烫伤皮肤而且还不能渗透到里面。打个比方啊,比如说烤鱼时火力越大,往往出现外边焦里面不熟的结果。反之我们用温火烤,烤到一定时间里外都能熟。所以说你灸的时候要控制热度不要太热,才能温阳补虚温通经络。
2.有些人认为艾烟多没有什么作用。其实,艾烟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疫情期间有好多中医院使用艾薰消毒的方法防疫,并取得非常好的成果。我们也可以利用温灸器具把艾烟转化成一定的能量,增加它的作用时间。
3.所谓的过敏反应。开始灸的时候有的人局部皮肤会起一些小红疙瘩或红斑并有瘙痒,神阙穴有水气这时往往人们认为是过敏了,出现这种情况就不敢做了,其实就是一种正常的排病反应,不要惊慌,坚持做灸就好了。
4.艾灸没有顺序。其实不然,阳气是有它流向规律的,一般是从较充足的地方流向较弱的地方。所以艾灸,要遵循体内阳气流通的规律来灸,逆之则容易上火。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5.艾灸量不能掌握。刚开始灸量需小,穴位少,建议先从中脘和涌泉灸起,灸两天休息一天。灸一段时间后感受身体的变化,如果没问题再慢慢加时间和频率。如果有问题可以减少灸量,或者停灸。但是这里一定要区分是否是排斥反应。
肚子不舒服艾灸神阙穴,感冒灸大椎穴,失眠了灸三毛穴,哪里痛灸哪里。只要大家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艾灸这么好,大家都灸起来吧!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胃口好了,睡眠好了,精神好了,不知不觉间,身体有劲了健康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