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衰患者康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05-31 14:08:13
作者:罗美
作者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心衰又被称为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心衰属于一种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泵功能等出现障碍,包括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等,其中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和主要死因便是心衰。心衰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要长期用药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疾病的影响。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心衰患者的康复并不是吃药那么简单,实际上心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对许多事项加以注意。那么,心衰患者康复期间都要注意哪些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心衰是怎么回事?

心衰是心脏疾病的最终归宿,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等在内的心内科疾病,在发生到终末阶段后,便会发生心衰。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发生心衰的概率要更高一些。那么,心衰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还要从心脏的机能说起,众所周知心脏具有泵血的功能,即通过不断的泵血,血液可以散布全身,再将各个器官含氧量少的血液通过静脉回送到心脏,再由泵送到肺进行氧合。而当人的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后,静脉回流到心脏的血液便无法充分排出,这就会导致人体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便会引发呼吸困难、浮肿等症状。

心衰可分为急性、慢性,主要以慢性为主。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的心脏具有代偿机制,也就是说心衰发生后,人体会进行自我调节,包括激活神经系统等,以维持心脏机能,保证心脏泵血功能。然而这种代偿机制会加重心肌异常,使本已疲惫的心脏继续工作,通俗的讲便是“鞭打乏牛”,所以心衰在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治疗,尤其是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及规范治疗心脏基础疾病,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仅服用药物,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所以还是需要患者对一些事项加以注意。

2.心衰患者康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衰患者需要长期居家恢复、休养,所以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包括生活方式管理、休息与活动。心衰加重的时候,患者的血压往往会有大的波动,心率也会加快,这过程中如果静息心率增加15—20次/分钟,那么就说明心衰加重。当然心率、血压只是一方面,还要注意每日体重及尿量变化,如果3日内体重增加2千克以上、心率明显增加、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并伴有活动耐量降低、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那么就要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在进行日常自我监测的同时要做到规律用药,许多患者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觉得利尿剂效果很好,于是不合理应用利尿剂,实际上利尿剂的应用要注意时间,要避免夜间应用,以防止频繁排尿影响休息,并且要注意不良反应。此外心衰患者往往要服用很多药物,许多患者可能出现私自调换药物的情况,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心衰治疗药物,在机制上可能有不同,所以更换药物、增减剂量要遵循医师的意见。

饮食是心衰患者关注的事项之一,有严重低钠血症的患者,需要对液体水的饮用量进行控制,<2升/日最为适宜,若是严重心衰要更为严格的进行控制。再者心衰患者康复期间很容易出现缺钾的情况,缺钾会引发食欲减退、乏力,所以要注意钾的补充。根据自己情况食用矿物质丰富的果蔬,但每日的进食量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当然除了严重的心衰,适当的运动是必要的,患者应在保证强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有氧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活动过程中要坚持不加重病情的原则,量力而行,在医生指导下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最后要注意的是,心衰患者在日常活动中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态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专科随访,这些对于防止病情加重都有很大的帮助。

小结

总而言之,心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许多心衰患者需要面对长期的治疗,实际上只要我们遵医嘱规律服药,并对一些事项加以注意,可以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所以要以科学的视角看待疾病。当然,与其在心衰发生后治疗不如日常的时候注意防范,告别不良习惯,规律生活作息,积极规范治疗心脏基础疾病等,对于预防心脏疾病,防止心衰有很大的帮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