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青光眼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2024-05-31 16:45:17
作者:汪浩
作者单位:临清市中医医院
青光眼,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又令人不安的词汇,实际上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疾。在全球范围内,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关于青光眼的一些“冷知识”,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本文旨在科普这些“冷知识”,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青光眼,从而提高对眼健康的重视程度。 

一、青光眼的基本概念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年龄、眼部解剖结构异常、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青光眼的“冷知识”

1、青光眼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得

虽然年龄是青光眼的一个风险因素,但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青光眼。事实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青光眼并非总是伴有眼部疼痛

许多人认为青光眼会伴有眼部疼痛,但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在青光眼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的视力模糊、眼疲劳等症状。因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对于及早发现青光眼至关重要。

3、青光眼并非总是高眼压

虽然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并非所有青光眼患者都会出现高眼压。有些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可能正常或偏低,但视神经已受到损害。这类患者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需要特别注意。

4、青光眼并非只有药物治疗

虽然药物治疗是青光眼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并非所有青光眼患者都需要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早期青光眼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加强眼部锻炼等非药物手段,也可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5、青光眼并非无法预防

虽然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例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早发现眼部异常;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感染等。此外,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警惕。

三、青光眼的预防

1、提高认识

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到青光眼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性。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减轻眼部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

3、合理用眼

阅读或从事近距离工作时,保证充足的光线,减少眼部疲劳和不适。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隔一段时间应进行适当的眼部休息和放松。

4、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青光眼的风险,因此应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5、饮食调理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C、E等有益于眼睛健康的营养素,如胡萝卜、菠菜、苹果等蔬菜和水果。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四、青光眼的保健

1、日常护理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洁。适当进行眼部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2、心理护理

青光眼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家人应多开导和安慰患者,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

3、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如散步、练太极等,可以帮助增强体质,降低眼压,缓解相应的症状。但运动不宜过于剧烈。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疾,但并非无法预防和治疗。通过了解青光眼的“冷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提高对眼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采取合理的预防与保健措施,降低患病风险,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眼健康,珍惜每一份光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