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
2024-06-04 09:40:18
作者:冯闻评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妊娠期糖尿病,一种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及时的筛查和有效的管理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1. 筛查时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通常在孕妇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就诊时进行。对于具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如高龄、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等,应尽早进行血糖检测。 2. 筛查方法(1)空腹血糖检测: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正常值为3.9-5.1mmol/L。若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5.1mmol/L,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孕妇在空腹状态下口服75克葡萄糖,分别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小时、服糖后2小时的静脉血测定血糖。若空腹血糖值在4.4-5.1mmol/L之间,则需要进行OGTT。根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的诊断标准,若任意一次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以下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 1.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妊娠期间的饮食原则为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建议孕妇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食物选择应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应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2. 运动管理孕期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孕妇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鼓励孕妇进行有氧运动及阻力运动,如散步、游泳、慢跑、瑜伽等。每次运动时间应小于45分钟,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孕妇在运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或环境下进行运动。 3.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孕妇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对于血糖控制稳定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每周至少测定一次全天4点(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其他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酌情增加测定次数。同时,孕妇应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并准确记录血糖数据,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 药物治疗对于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无法控制血糖水平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孕妇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孕妇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5. 血压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水平,以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当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应考虑降压药物治疗;当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时,必须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孕妇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6. 体重管理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均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孕妇应合理控制体重增长。建议孕妇在孕期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范围,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制定个性化的体重增长计划。同时,孕妇应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并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以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7. 心理调适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对孕妇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孕妇应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建议孕妇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以缓解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同时,孕妇应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对母婴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疾病。通过及时的筛查和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和并发症风险。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筛查和管理,并注意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同时,孕妇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母婴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