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帮准妈妈减轻痛苦的护理方式,你了解吗?
2024-06-04 10:34:53
作者:陈丽冰
作者单位:北流市人民医院
准妈妈在妊娠及生产期间,经常遭受各种各样的身体疼痛。这种疼痛来源于怀孕期间的种种不适,例如:恶心,呕吐,腰痛,分娩时的剧痛。因此,护士应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准妈妈的病痛,使其安全地渡过妊娠及分娩阶段。文中就如何减轻准妈妈的痛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以供准妈妈及护士参考。

一、心理支持和情绪照顾

建立互信关系:

与准妈妈之间的互信是建立在精神上的支持。护士要亲切、有耐心地与准妈妈沟通,及时了解准妈妈的需要,并主动为准妈妈提供帮助。以真挚的交流与关怀,使准妈妈感到关怀与支持,解除其忧虑。

进行心理辅导: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由于身体的变化、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等因素,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护士应对准妈妈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适应社会生活,减轻工作压力。比如,可以指导准妈妈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深呼吸、冥想等,也可以安排一些孕期瑜伽、产前培训班等,让准妈妈们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渡过怀孕期。

家人的参与和支助:

家人的支持对于准妈妈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鼓励家属积极参加准妈妈的生产,使准妈妈感到来自家庭的关怀与支持。通过对准妈妈家属的宣教,使准妈妈得到更好的护理。

二、生理保健和止痛

正确的体位:

怀孕期间,因为子宫变大,身体重心往前移动,所以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护士可针对准妈妈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体位,如侧卧、仰卧等,以减少腰背的压力。另外,也可采用软垫、枕垫等辅助器具,增加准妈妈的舒适性。

推拿和热敷:

在怀孕期间,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护士可能会给准妈妈做柔和的按摩来减轻她们的肌肉紧张和疼痛。可以通过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的疲劳。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在适当的程度和时间内进行按摩,以免对准妈妈及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

分娩镇痛:

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是准妈妈最担心的事情。在分娩过程中,护士要根据准妈妈的痛苦程度及需要,采用合适的止痛方法。比如,药物止痛,物理止痛等,都可以用来缓解准妈妈的生产痛苦。护士要严密观察准妈妈的生命体征及胎儿状况,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三、营养支持和膳食调节

合理的饮食结构: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才能跟得上胎儿的成长和发展。护士要结合准妈妈的体质及饮食习惯,为准妈妈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孕期饮食中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否则会增加准妈妈的体重。

补充水份:

在怀孕及分娩期间,准妈妈必须要有充足的水份,才能保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及排泄功能。护士建议准妈妈多喝水,特别是在高温和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要多喝水。

四、优化环境与营造舒适度

为病房创造温暖、舒适的氛围:

病房内的环境对准妈妈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护士要做好病房清洁、安静、舒适的工作,调整好房间的温湿度,保证准妈妈有一个舒适的休息和康复环境。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每位准妈妈的体质及需要各不相同,所以护士要因其个体差异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比如,给准妈妈买些自己喜爱的书等娱乐产品,让她减轻自己的烦闷与焦虑。同时,也可针对准妈妈的个人喜好及饮食习惯,制作美味佳肴,增加准妈妈的胃口,增加营养。

五、健康教育

在怀孕期间进行健康教育:

孕期健康教育对提高准妈妈对妊娠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自我保健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举办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让准妈妈了解孕期营养、锻炼和心理调节,使准妈妈能更好地面对怀孕期间的种种困难。

指导生产准备和处理:

生产是一个准妈妈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对于生产的整个过程,他们都很有压力,也很害怕。护士要对准妈妈进行分娩方面的教育,如分娩的先兆、产程进展、疼痛的处理等,让准妈妈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此期间,要加强对准妈妈的产前检查,选择适宜的生产方法,以保证生产的安全平稳。

不断监督和适时调节:

护士在产妇怀孕期间及生产期间,要密切关注她们的身体状态及胎儿状态,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总的来说,护士要充分理解准妈妈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协助准妈妈顺利渡过怀孕及分娩阶段,迎接新宝宝的到来。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