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折知多少:深入了解骨折的类型与急救措施
2024-06-04 10:58:46
作者:王彦志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体育活动中,都时有发生。了解骨折的类型与急救措施,对于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以及促进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的类型、症状体征以及急救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骨折。

骨折的类型  

骨折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按病因分类

创伤性骨折:由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导致骨骼发生完全或部分断裂。这种骨折类型最常见,如车祸、跌倒等意外事故中的骨折。   病理性骨折:骨折发生在病变的骨骼上,如骨质疏松、骨肿瘤等。这种骨折类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关注病变部位的治疗。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类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与外界连通。这种骨折类型较为常见,处理时需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感染。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软组织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这种骨折类型较为严重,处理时需及时清洗伤口、止血、固定骨折端,并预防感染。  

按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不完全性骨折:骨折端未完全断裂,仍有部分骨组织相连。这种骨折类型较为轻微,预后较好。常见的不完全性骨折包括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   完全骨折:骨折端完全断裂,无骨组织相连。这种骨折类型较为严重,处理时需及时固定骨折端,防止移位和错位。常见的完全骨折包括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按骨折稳定性分类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移位和错位。这种骨折类型治疗较简单,预后较好。常见的稳定性骨折包括无移位的骨折和儿童青枝骨折等。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移位和错位。这种骨折类型治疗较复杂,预后相对较差。常见的不稳定性骨折包括斜骨折、螺旋骨折、粉碎骨折等。   骨折的症状体征  

骨折的症状体征主要包括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两个方面。

全身表现

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严重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此时需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时,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若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局部表现

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如缩短、成角或旋转等。   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在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此外,骨折部位还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骨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骨折的急救措施  

骨折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及时固定、止血、冷敷、疼痛管理和就医等步骤。

(1)及时固定:在发现骨折后,应迅速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骨折断端进一步移位和错位。可以用绷带、木板等物品进行固定,确保骨折部位保持稳定。

(2)止血:如果骨折伴有大量出血,应首先进行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止血点,或者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3)冷敷:冷敷是骨折急救过程中常用的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冰袋、冰毛巾等冷敷物品轻轻敷在骨折部位每次持续敷冷约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直到疼痛和肿胀明显减轻。

(4)疼痛管理: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药或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缓解疼痛但应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5)就医: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在就医过程中要详细描述受伤经过和症状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结语

了解骨折的类型与急救措施对于我们应对骨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促进康复。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安全意识预防骨折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