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你需要知道的急救知识
2024-06-04 11:01:18
作者:张晓东
作者单位:邯郸市魏县中医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其中最为严重和紧迫的莫过于心跳骤停。心跳骤停,即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无法流向全身,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而心肺复苏(CPR)则是针对心跳骤停的一种急救措施,它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跳骤停的原因、识别方法以及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一、心跳骤停的原因

心跳骤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心脏疾病、电击、溺水、窒息、中毒等。其中,心脏疾病是导致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当心脏发生严重问题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心脏无法维持正常的跳动,进而出现心跳骤停。

二、心跳骤停的识别

心跳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识别并采取措施。以下是心跳骤停的识别方法:

意识丧失: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对呼唤、拍打等刺激无反应。   呼吸停止或异常:患者停止呼吸或呼吸变得异常微弱、不规则。   大动脉搏动消失:在患者颈部或手腕处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  

如果同时出现以上三个症状,可以判断患者发生了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的急救措施,其目的是通过人工方式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以下是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呼叫急救电话:在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后,首先要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专业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要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施救。   摆放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以便更好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打开气道:通过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打开患者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   进行人工呼吸:用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防止漏气,然后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确保气体进入肺部。吹气后松开鼻子,让患者自然呼气。   胸外按压:将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指翘起,手掌根部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重叠放在第一只手的掌根部上,双手指紧扣,以掌根部为着力点,垂直按压胸骨。按压深度为5-6cm,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在按压过程中,要确保手掌始终紧贴患者胸部,避免在按压过程中移动。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后,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在等待过程中,可以不断重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操作步骤,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四、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环境安全:在施救前要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施救。   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以便更好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正确打开气道:通过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打开患者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   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按照操作步骤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确保气体进入肺部并维持适当的按压深度和频率。   避免中断心肺复苏: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避免中断。   保持冷静和耐心: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惊慌失措或放弃施救。  

五、结语

心跳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识别并采取措施。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骤停的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通过掌握必要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可能导致心跳骤停的危险行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