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突然发生基底核区、丘脑、脑室、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脑实质出血,并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可发生。
脑出血发生前的6种预兆
01口齿不清
部分患者在发生脑溢血之前会出现口齿不清、舌根发硬的情况,有时甚至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口齿不清是脑溢血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02头痛
脑溢血在发生之前,患者还会出现间歇性头痛,并且会慢慢进展为持续性的比较严重的头痛。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但平时控制的很好,突然间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就要警惕脑溢血的可能了。
03眩晕
在临床上很多脑溢血的患者在发病之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有些患者症状比较轻微,感觉就像是喝醉一样站不稳,有些患者比较严重,会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黑蒙晕厥的现象。
04视物模糊
在发生脑溢血之前患者还会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前突然变黑等情况,不过一会就可以自我恢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要警惕脑溢血的可能。
05一侧身体麻木
如果突然出现身体一侧麻木无力,活动不便,单侧流口水,手拿不稳东西,走路时容易摔倒等情况,也要警惕脑溢血的发生,因为脑溢血在发生之前,会由于血管堵塞而引起上肢行为障碍。
06嗜睡
有些患者在发生脑溢血之前,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并且在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不能缓解身体的疲劳感,这些情况也是脑溢血的早期症状。如果近期以及没有劳动,但是总是出现疲劳感,通过休息以后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了。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血压增高是根本原因,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2.不良嗜好:吸烟、饮酒;
3.不规则生活习惯:暴饮暴食,喜吃油腻、甜或者咸的食品,睡眠不规律,不喜欢运动等;
4.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间接会增加脑出血的概率;
5.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或情绪突然之间出现波动时会引起高血压的产生。
如何避免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
定期测量血压
对于超过18岁的成年人至少每年测一次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有高血压或存在高血压趋向的群体应定期测量血压。在安静、情绪稳定的环境下测量,最好每天早晚测量一次,同时记下血压数值与日期,养成测量和记录血压的好习惯。
正确规范用药
降压药要长期、规律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换药、减药,否则会造成血压波动,进而出现脑梗、脑出血等严重后果。服用降压药期间,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头晕、嗜睡、恶心、昏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不可轻信传言及广告,切莫停用降压药改用偏方、保健品等代替降压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不吃“三高”食品,即高糖、高盐、高脂肪食品,“三高”食品容易加大血管受压,导致脑出血。坚持“三低”原则,即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常饮水,体内水分不足时,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变缓,会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2.戒烟限酒,确保充足睡眠,维持大便畅通,不要用力搬抬物品。
3.管控体重,科学开展体育锻炼。减轻体重能让血压显著下降,科学开展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同样能够降低血压。
4.保持心情愉悦。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上升,而淡然、安定的情绪可以稳定血压,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
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阳光和欢笑,健康每一天!加油,亲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