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手术治疗乳腺结节后要注意什么?
2024-06-04 13:25:34
作者:梁倩君
作者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乳腺结节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大多是由于女性在生活中长期处于不良情绪、压力过大等各种原因导致,一旦发病之后,大部分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乳腺结节手术之后需要注意什么,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科普。

1.有关病情

1.1术后切口多久换药

若是在手术之后并不存在切口感染的情况,可以3~5天更换一次药物。若是在术后出现了伤口部位的化脓感染、红肿等情况,需要病人能够及时复查,并且遵医嘱每天更换药物,手术后的1周进行复查。

1.2术后多久拆线

大部分手术使用的都是可吸收的缝合线,因此在手术之后并不需要插线,但若是使用普通缝合线的人群,需要再手术之后的2周拆除缝合线,具体的拆线时间需要根据术后伤口愈合的情况而定。

1.3引流管的日常维护

在手术之后,需要对病人进行插管引流的处理,因此需要病人能够根据医护人员的嘱托,保证引流管能够被妥善的固定,不能随意拉扯引流管,每天都要定时的观察引流液的质地、流量、颜色等。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对引流管产生弯折、扭曲、压迫的现象发生,保证引流管的通畅,若是下地活动时,要保证引流袋或者引流瓶低于伤口的平面,若是发生漏气、漏液、引流管脱落等情况都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1.4拔除引流管的时间

若是连续3天引流量在10ml之下,可以考虑拔除引流管,若是拔除的过早,很有可能诱发切口积液的现象。若是拔除的时间过晚,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1.5皮下积液怎么办

一般来说,针对存在引流管的病人来说,若是能够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自我护理,很少会产生积液的现象,若是积液量相对较少,能够自行吸收,无需过多的进行处理。若是积液的量过多,需要及时的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1.6切口疼痛如何护理

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出现伤口疼痛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但是若疼痛影响了正常的休息,可以遵医嘱服用止痛类的药物。

1.7术后切口出血怎么办

若是在手术之后切口部位出现了少量的渗血,只需要换药即可,但若是术后产生了大范围的淤血,并伴有明显的肿胀,或者在引流瓶中出现了大量的鲜红色液体,需要通知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

2.做好患肢的保护

(1)不能在患侧的肢体测量血压、抽血、监测血糖、输液等操作。

(2)患侧的肢体不能佩戴手表、戒指等任何的首饰。

(3)在手术之后,需要将患侧的手臂抬高,之后在肩膀的部位垫置小枕头等。

(4)休息时要注意不能够向着患侧的方向侧躺,避免对其产生挤压。

(5)手术之后要尽量避免患侧的手臂抬举重物,一般不能超过5kg,穿宽松的衣物,避免穿紧身衣等。

(6)在手术之后需要严格的遵医嘱,进行一些患侧肢体的功能训练,最少训练1年,必要时可以借助一些选专业的器具,从而能够后尽快的恢复肢体的功能。

3.饮食

乳腺结节的病人在手术之后的饮食需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不能服用过多的保健品、等一些富含雌激素较多的食物。

4.休息与活动

4.1生活规律

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多的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做一些有氧运动,例如散步、健身操、太极拳等。

4.2淋巴水肿预防及护理

在手术之后,需要病人根据医嘱定期的进行一些乳房部位的向心性按摩,这样可以有助于促进淋巴的回流,降低在手术之后出现肿胀的情况。

4.3乳房缺失的护理

一些乳腺结节严重的病人需要通过切除乳房的手术来治疗疾病,不仅会影响女性外形的美观,还会由于乳房缺失导致平衡能力产生影响,患侧对于外力冲击产生的缓冲作用消失,导致胸部的位置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建议在手术结束之后佩戴假体弥补术后形体缺陷的情况,并未保持躯体的平衡,注意天气的变化,为胸部做好保暖工作。

希望通过本篇科普文章能够让人们对于乳腺结节手术之后的各种知识有所了解,做好自我护理,避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早的恢复健康。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