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胆囊炎非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2024-06-04 10:38:29
作者:杨洁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胆囊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胆囊炎的防治知识,特别是胆囊炎非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即胆囊发炎,通常由胆石或胆道问题引起。胆囊是位于人体右上腹部下肋骨下缘的小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以协助消化脂肪。当胆囊受到感染或阻塞时,就可能会发生炎症,导致胆囊炎。

胆囊炎的分类

1.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症状明显,多伴有胆囊结石。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治疗原则为解除胆道梗阻、控制感染、减轻症状。

2.慢性胆囊炎:起病缓慢,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查体时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减轻症状、保护胆囊功能。

胆囊炎的病因

1.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是导致胆囊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胆道受到结石、肿瘤等阻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导致胆囊内压力升高,从而引发胆囊炎。

2.感染因素:胆道感染也是胆囊炎的常见原因。致病菌可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胆囊,引起胆囊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有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3.化学性因素:长期胆汁淤积、胆盐浓度过高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胆囊炎。这些化学性因素会对胆囊黏膜造成刺激和损害,引发炎症反应。

胆囊炎的诊断方法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腹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同时,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血液检查可以评估炎症程度,超声检查则能观察胆囊的形态、结石的数量及位置,而CT扫描则能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胆囊炎的非手术治疗

胆囊炎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饮食疗法、抗生素治疗、解痉止痛药物、利胆药物、静脉补液治疗等。

1.饮食疗法:患者应遵循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脂肪摄入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而少食多餐则可缓解不适症状。

2.抗生素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上述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繁殖,从而控制炎症反应。

3.解痉止痛药物:患者可遵照医生指示服用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解痉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这类药物能解除平滑肌痉挛状态,进而起到止痛效果。

4.利胆药物: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改善胆囊功能,有利于病情恢复。

5.静脉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身体正常代谢所需。此措施有助于纠正因长期禁食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支持机体对抗胆囊炎。

胆囊炎的预防措施

预防胆囊炎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1.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

3.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5.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出现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和焦虑。

6.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胆囊结石等潜在疾病。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