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只有加强治疗和护理才能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小儿疝气及其术后的护理知识吧。
小儿疝气概述
1.小儿疝气的基本知识。小儿疝气指的是人体内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且通过先/后天形成的薄弱点、孔隙或缺损进入到另一部位,主要包括腹股沟疝、先天性膈疝以及脐疝等类型。其中腹股沟疝又包括斜疝与直疝,但直疝相对少见,会导致患儿出现腹痛、频繁呕吐以及哭闹不止等症状;先天性膈疝是由先天性缺损造成的,会导致部分腹腔脏器会穿过膈肌进入到胸腔中,继而导致患儿出现心慌、气急、呼吸困难、反复肺炎、腹痛、呕吐等症状;脐疝指的是腹腔内组织通过脐环突出形成柔软的肿块,会导致患儿出现呕吐以及剧烈腹痛等症状。
2.小儿疝气的手术方式。手术是治疗小儿疝气的关键手段,包括多种方式。第一,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腹股沟疝的自愈可能性较低,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根治。而当前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等,其中传统开放手术又包括腹股沟管修补术、疝囊高位结扎术,主要目的是结扎腹内脏器进入疝囊的通道,而腹腔镜手术是常用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不会遗漏隐性疝等优势。第二,先天性膈疝手术。若小儿属于先天性膈疝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胸腔内的腹腔器官放回腹内并闭合膈肌上的缺损孔洞。第三,脐疝手术。一般情况下,脐疝都优先通过保守方式进行治疗。但如果小儿超过2岁且脐环直径在1.5cm以上或小儿超过5岁且脐环没有闭合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即通过梅式手术法或儿童脐疝手术进行治疗。
小儿疝气术后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在完成手术后需要将患儿送至病房并将患儿放置在病床上。其次,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神志与瞳孔的变化情况,若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例如,一般情况下在麻醉作用逐渐消退的过程中,患儿的面色与唇部会逐渐变得红润。但如果出现脸色苍白或合并呼吸、循环等其它不良反应就需要立即告知医生。
2.伤口护理。相比于成人,小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随便乱抓,便会对伤口造成破坏,所以在手术后需要做好伤口护理工作。首先,应多观察伤口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渗血等情况,若存在需及时告知医生并更换纱布,从而使伤口保持清洁干燥的状态。其次,应多观察患儿的状态,在患儿的手快接触到伤口时尽量将手挪开,不要让患儿抓掉伤口上的纱布。且需要做好患儿的大小便处理工作,不要让尿液、粪便对伤口造成污染,否则可能会导致伤口出现感染、化脓等情况,继而影响患儿的恢复。
3.饮食护理。首先,在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才能让患儿进食,且需要先利用温水试探患儿的吞咽功能,若吞咽功能没有问题再为患儿提供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其次,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可以为患儿提供适量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但如果患儿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就需要停止进食。
小儿疝气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1.注意洗澡时间。无论是传统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都会在患儿的身体上留下一些伤口,如果不注意伤口的保护可能会造成感染,所以需要注意在术后一周内不要让伤口碰到水。在伤口恢复的差不多后再开始洗澡,但洗澡时也不能搓擦伤口。
2.注意生活调整。在术后需要注意生活细节的调整,优化护理效果。首先,需要多让患儿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并让患儿多饮水,注意保持患儿大便的通畅,不要让患儿出现便秘等问题,否则会导致腹压增高。其次,需要让患儿在术后一周后再下床走路并进行日常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术后1~3个月内不要让患儿进行跳跃以及奔跑等剧烈运动,避免患儿出现意外情况。
在手术后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有利于促进疝气患儿的恢复,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护理并多注意细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