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产后出血知多少?新妈妈必读安全指南
2024-06-07 15:38:29
作者:李玲
作者单位:平乡博爱医院

产后出血,一个让许多新手妈妈谈之色变的话题。确实,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那么,产后出血真的那么可怕吗?新妈妈们如何才能安全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本文将为您揭秘产后出血的奥秘,提供一份实用的安全指南。

一、了解产后出血

1.什么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产后出血可以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早期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至产后6周。

2.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子宫收缩乏力:分娩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压迫血管,减少出血。如果子宫收缩乏力,就不能有效地压迫血管,导致出血。

(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3)软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软产道(如阴道、宫颈等)可能发生损伤,导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由于凝血因子异常、血小板数量减少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困扰,可能会在分娩后引发严重的出血状况。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血液正常的凝固过程,而且对于产后恢复期的母亲来说,更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因素。

(5)其他因素:如产后感染、巨大儿、多胎妊娠等,也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3.产后出血的危害:产后出血对妈妈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血:产后出血导致妈妈体内铁储备大量流失,容易引发贫血。

(2)感染:产后出血使妈妈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3)休克:严重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4)器官损伤: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子宫切除、卵巢功能减退等器官损伤。

二、预防产后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新妈妈们需要从孕期开始,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产检: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疾病,如贫血、胎盘位置异常等。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孕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愉快的心情。

3.合理饮食:孕期要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铁、钙等微量元素。

4.控制体重:避免孕期过度增重,减少巨大儿、多胎妊娠等风险。

5.分娩方式选择: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6.产后护理:分娩后,及时进行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三、产后出血的应对策略

如果不幸发生了产后出血,新妈妈们也不要过于紧张,下面这些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您渡过难关:

1.及时就医:在产后出现出血状况时,请务必高度重视并及时向专业医生进行报告,以便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得到及时且有效地处理。

2.配合医生:医生会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子宫按摩、药物应用、手术等。新妈妈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保持情绪稳定:产后出血可能导致新妈妈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对恢复至关重要。

4.补充营养:产后出血容易导致贫血,新妈妈们要注意补充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食物。

5.休息与恢复:产后出血期间,新妈妈们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

四、新妈妈必读安全指南

为了确保产后出血的安全,新妈妈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密切关注产后出血的征兆,如阴道出血量增多、子宫收缩减弱等。

3.产后出血发生时,不要慌张,及时就医。

4.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以免影响子宫恢复。

5.产后6周内,定期回访医生,了解子宫恢复情况。

6.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总之,产后出血虽然危险,但并非不可预防。新妈妈们只要做好孕期保健、分娩方式选择、产后护理等工作,就能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即使不幸发生了产后出血,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也能顺利渡过难关。希望本文能为新妈妈们提供一份实用的安全指南,祝您度过一个愉快的产后时光!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