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梗护理:守护心脏的关键步骤
2023-11-22 16:06:53
作者:李春燕
作者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 心内四科
心梗,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发生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阻塞或闭塞,导致心脏部分区域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肌细胞的损伤或死亡。心梗的发生往往突然且严重,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对于心梗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涉及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更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措施。

一、心梗的早期识别与急救

1. 了解心梗的典型症状: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压迫感或烧灼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臂、颈部、下颌或背部。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心慌、晕厥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心梗正在发生的信号,需要立即引起警觉。

2.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一旦怀疑心梗发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医疗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因为过度的活动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加剧病情。

3. 开始初步急救措施:如有条件,可以让患者咀嚼阿司匹林(除非有禁忌症),因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缓解冠状动脉的堵塞。同时,应让患者保持半坐位,减少心脏的负荷。

二、专业医疗护理

1. 心脏监测:心梗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和心律变化。通过心电图,医生可以判断冠状动脉的阻塞程度和心肌的受损范围。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等药物,以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降低心肌耗氧量。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介入治疗:对于某些适合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护理措施:包括疼痛管理、心理支持、饮食和活动指导等。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例如,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会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对于焦虑、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会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三、康复期的护理与预防

1. 生活方式调整:心梗患者在康复期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等。这些改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促进心脏的康复。

2. 定期复查:心梗患者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监测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支持:心梗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和鼓励。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促进康复。

4. 预防再次发作:医生可能会推荐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降脂药,以降低再次发生心梗的风险。此外,定期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也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心梗的复发。

四、结语

心梗护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专业的医疗护理和患者的自我管理,心梗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预防心梗的发生同样重要。我们应该提高对心梗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比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疾病等,以减少心梗的发生率。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心梗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心梗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