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脏骤停急救:拯救生命的黄金时刻
2023-11-22 16:09:11
作者:王秀梅
作者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 急诊抢救室
心脏骤停,这个看似遥远却又可能突然降临的医学术语,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息息相关。心脏骤停,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导致全身器官和组织迅速丧失功能。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人的生命将会在瞬间消逝。因此,掌握心脏骤停的急救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心脏骤停的征兆与危害

心脏骤停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的预兆,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些人可能会在心脏骤停前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的,而且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心脏骤停的危害极大。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立即中断,全身器官和组织会迅速失去氧气和养分供应,开始受损。如果抢救不及时,心脏骤停将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据统计,心脏骤停的生存率非常低,大部分患者在事发后几分钟内就会失去生命迹象。

二、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

1. 确认安全:在开始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自己和患者处于危险之中。例如,如果患者在交通工具上或有火灾等危险情况,应先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然后再进行急救。

2.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看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说明已经失去意识。

3. 呼叫救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向接线员报告患者的状况和位置,请求尽快派出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可以告诉接线员你正在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

4. 开放气道:将患者仰卧平躺,轻轻抬起下巴,使嘴巴略微张开,用手轻轻按住患者的额头,使其头部后仰,这样可以打开气道,便于后续的人工呼吸操作。

5. 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完全包住患者的嘴巴,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钟,使患者的胸部微微隆起,然后松开嘴巴,让患者呼气。连续进行30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6. 胸外按压:将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另一只手叠放在上面,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深度至少5厘米(成人),频率至少100次/分钟。连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再进行一次人工呼吸。

7.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设备,应立即使用。根据AED的指示操作,将电极贴片贴在患者的裸露胸部上,按下按钮进行除颤。AED会自动分析心律并决定是否需要放电。

8. 持续急救: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即使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也应继续观察患者的状况,直到医护人员接手救治。

三、预防心脏骤停的重要性

预防心脏骤停同样重要。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心脏骤停的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风险:

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疾病的迹象,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

2.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3. 管理慢性疾病:对于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管理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导致心脏骤停。

4.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心脏骤停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及时的救助,增加生存机会。

5. 安装AED设备:在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体育馆等安装AED设备,并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受过培训,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使用AED进行急救。

四、结语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心脏骤停的危害、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方法。在面对心脏骤停时,我们要保持冷静、果断采取行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预防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让我们携手传播这一重要的急救知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